听力损失小常识二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01

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可以用药物治疗吗?

传导性耳聋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等医疗手段来治疗,佩戴助听器补偿听力也较为容易,因为语言的理解力不受影响,只要进行正确的频率放大即可。感音神经性耳聋通过医疗手段治疗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毛细胞或听神经纤维破坏退化很广泛时,即使进行了正确的频率放大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02

导致先天性听力障碍非遗传因素有哪些?

引起先天性听力障碍的非遗传因素主要是在孕妇怀孕期或分娩期所接触到的各种致聋高危因素。

(1)孕期致聋因素

特异性感染,如风疹病毒感染、弓形虫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孕期使用了影响胎儿听觉系统发育的药物,如降糖灵、耳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疟药等数十种)。如果是在孕早期使用了这些药物,则更容易引起胎儿的发育异常;孕妇患有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则胎儿有可能在出生时就患有先天性耳聋;环境因素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如放射线损伤等。

(2)分娩期容易导致耳聋的影响因素

分娩时新生儿的缺氧、窒息;早产;头颅外伤;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

03

导致语后听力障碍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后天性耳聋多有迟发性和进行性的特征,有些人到了40~50岁才出现耳聋。

(2)药物中毒性耳聋:可以导致中毒性耳聋的药物有数十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者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反应停)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但对于其他的药物,也应该引起注意。

(3)外伤因素:耳部或者头部的外伤常常导致颞骨骨折,所导致的耳聋可以因为中耳或外耳的损伤而表现为传导性,也可以因为骨折线通过耳蜗而表现为感音性耳聋。

(4)感染性疾病:多种急慢性传染疾病都可以导致听力下降。通常情况下,容易引起耳聋的传染性疾病有麻疹、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伤寒、乙型脑膜炎、猩红热、腮腺炎、风疹、带状疱疹、水痘等,这些疾病是通过损伤内耳或者听神经而引起的听力下降。导致听力下降的感染性因素还有一些非传染性的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5)先天性发育异常:会导致耳聋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例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这种病常常由于头部的轻微外伤而出现双侧听力明显下降,而且听力状态有时是波动的。

(6)噪声性聋或者爆震性聋。

(7)其他疾病:如梅尼埃病、儿童多动症、儿童时期发生的听神经病等也是导致后天性耳聋的因素。

04

听力障碍是如何分级的?

听力障碍有不同的分级方法,根据听力障碍的程度,临床上常使用以下分级方法,其中Hz、Hz、Hz、Hz处的气导阈值相加然后除以4,即为平均听阈。世界卫生组织(WHO)听力障碍分级标准,见下表。

05

听力残疾如何定义?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耳聋,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根据WHO预防聋和听力障碍项目报告(年,日内瓦)以及项目进展第一次会议报告(年,日内瓦),对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障碍的定义如下:①成人,较好耳Hz、Hz、Hz和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dBHL;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Hz、Hz、Hz和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dBH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x/10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