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突然听不见了怎么办一文介绍突发性聋的


11月的申城,依然温暖如初夏,但早晚已渐有寒意。每当这种换季的时节,突发听力下降的患者便逐渐多了起来。

那么,“突发性聋”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症状?如何诊断和治疗?接下来,我来仔细讲讲“突发性聋”的那些事儿。

经常有患者听到“突发性聋”这个诊断时会说:“不用你说,我也知道我是突发性的聋啊,今天突发的啊!”有这种感叹并不奇怪,其实,“突发性聋”并不是一个描述,它就是这种疾病的正式名称。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其主要表现首先是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一般这个突然是指72小时内,有些朋友说自己已经聋了大半年了,这种情况显然不在这个范畴内。其次,有时可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因人而异。听力下降的程度也有个体差异,轻者可能仅感觉听不清楚,重者可为全聋。

“突聋”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公认的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病毒感染、血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其他因素,其中以病毒感染和血管性疾病最为常见。病毒有时也会侵犯损伤内耳,所以有时医生会询问最近有没有感冒过,主要目的就是明确有无病毒感染的迹象。至于血管性疾病也很好理解,内耳的小血管发生痉挛或者血栓堵塞,也会导致负责听力的神经细胞缺血坏死,从而引发听力下降。这种情况的“突聋”和“脑梗”有些类似,有时候我也会和患者朋友解释,“突聋”就像是另类的“脑梗”,区别就在于一个“梗”在脑子里,一个“梗”在耳朵里,这样一比喻,他们就明白了。

关于突聋的诊断其实并不难,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听力学检查就可以判断。所谓的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用来评估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性质,医院的耳鼻咽喉科门诊均有听力室可以提供检查。当然,五官科医生还会开具一些其他检查,常见的是影像学检查,如内听道的磁共振,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病因,如听神经瘤等。

诊断明确了,治疗起来就是有的放矢了。突聋的治疗方案已经非常成熟,无外乎激素,营养神经,改善内耳循环等几种,有条件的也建议进高压氧舱。但许多突然发生听力下降的朋友,总会抱着再过几天看看的心态,不以为然。所以,每次碰到突聋的患者朋友,五官科医生总是苦口婆心地强调,一定要尽早干预。大部分患者在经过及时治疗后,听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然而,部分患者听力恢复不佳,可能留下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因此,突聋的早期诊疗至关重要。

为什么我们医生这么讲究突聋治疗的时效性呢?刚才说到“突聋”好比“脑梗”,那些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越早抢救,越有恢复的希望,等十天半个月后,甚至一个月后,这些掌管听力的神经细胞都不行了,也就无济于事了。

最后,各位朋友,如果你周围有长辈或者朋友,突然出现听力下降,不要犹豫,一定要催促他及时来耳鼻咽喉科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得了突发性聋。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x/15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