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共振频率的临床应用


中耳共振频率(ResonanceFrequency,RF)是在中耳的质量声纳和劲度声纳刚好相互抵消,即声纳值为零时的频率。

中耳系统的劲度因素和质量因素的病变均可改变其共振频率,所以对于中耳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中耳共振频率

临床应用

1

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鉴别诊断

Margolis等发现鼓膜粘连与共振频率有很好的相关性,当静态鼓室图结合中耳共振频率降低或中耳共振频率增高一倍时,对中耳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0.91和1.00。

Jaisinahani等研究了个慢性中耳炎的颞骨后发现,鼓膜外观正常并不能排除中耳病变,只靠静态鼓室图容易漏诊,需要更多的检测手段,就比如共振频率测试。

医院周莲,郑虹等通过对正常耳(60耳)、听骨链固定耳(6耳)、听骨链中断耳(5耳)和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耳(19耳)进行共振频率及静态声导抗测试,并以手术发现作为诊断金标准,试验发现听骨链固定耳,共振频率较正常耳高;听骨链中断耳,共振频率较正常耳低;不典型分泌性中耳炎耳,共振频率较前三者都低。从而认为共振频率结合声导纳值对鼓膜完整的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

筛选中耳积液

年《不同类型鼓室图患者中耳共振频率分析》报道:中耳共振频率更能反映中耳微小的信息,结果更为敏感和客观,有助于许多中耳疾病的早期诊断、了解中耳疾病的发生进程。刘绮明等建议可将鼓室压力<-80dapa、中耳共振频率<Hz作为中耳积液的筛选标准,中耳共振频率与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结合,能增加中耳微小病变的检出率,指导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耳硬化症诊断

《中耳共振频率对耳硬化症的诊断作用》报道:医院耳鼻喉科的周蔚等通过Hz鼓室图测试及颞骨CT检查和中耳共振频率测试的比较,发现共振频率对于耳硬化症诊断的(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下面积更大。且Hz鼓室图、中耳共振频率、颞骨CT对于耳硬化症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2.86%,71.4%,62.63%。所以认为相较于Hz鼓室图及颞骨CT,中耳共振频率对耳硬化症诊断的价值更高。

4

判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

年《中耳共振频率测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意义》报道: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在鼓膜穿刺抽液、药物、手术治疗前后不同时期中耳共振频率的变化,为SOM临床早期诊断及不同时期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而中耳共振频率检测可动态观察中耳共振频率的变化判断分辨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为儿童SOM的早期诊断和不同时期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医院的郭亿莲等实测得出正常儿童的中耳共振频率为~1Hz,而有积液时会导致质量增加,中耳的共振频率向低频移动,结果显示为~Hz。

中耳共振频率

测量方式

应用如此多的中耳共振频率,测试十分简单,使用Titan,仅需六秒钟

1

选择合适耳塞,

正确佩戴探头

2

点击软件“开始”按钮测试

3

查看结果

Titan宽频声导抗

一次测试仅需几秒钟,同步进行WBT及、、、Hz鼓室图、中耳共振频率等测试

-0Hz探测音,反映更多中耳及内耳信息

结合吸收率,避免漏诊误诊,发现传统鼓室图无法提示的疾病

C型图放大镜,分辨中耳负压由液体引起还是气体引起

中耳术后监测,0daPa下吸收率,快速无创,更早地跟踪术后效果

相关阅读

只需一步,术前就能评估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

宽频声导抗要怎么判读结果?

宽频声导抗测试的吸收率是什么?

只需一步,术前就能评估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y/11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