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狮身人面像的谜语”:谁会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答案是:人。婴儿时期用四肢爬行;成年时期用两足行走;老年时用拐杖和两足行走。
可见,人到了晚年,平衡能力远不如成年时,需借助外界物体(拐杖)来保持平衡,防止跌倒。
目前,在医院听力眩晕门诊中,老年患者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许多老年人会出现眩晕、平衡障碍的问题。骨科也常收治因跌倒而骨折的老年患者。
为什么眩晕、跌倒还和我们的耳朵相关呢?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来简单学习下平衡系统。
什么是平衡?平衡信息传入是从前庭、视觉、体感搜集而来的,然后由中枢神经系统来综合分析。可见,要维持身体的平衡,是多个系统共同协同产生的。本期我们说说最重要的前庭系统。前庭系统分为周围和中枢两部分。
中枢前庭包括脑干和小脑(常说走路不稳是小脑受损了)。
周围前庭包括位于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这部分在我们处于活动状态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大于视觉和体感(深感觉)部分。耳朵真的不仅仅只有聆听的功能,还掌管着平衡大事。
衰老对周围前庭系统的影响?为何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出现眩晕疾病?导致跌倒呢?
其实,不难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机体开始衰老,各系统的机能大不如前,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也不例外。
我们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比脑干和小脑更易受到衰老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内耳血管会改变,球囊和椭圆囊内的细胞和神经元数量会减少,且不可恢复。
别说老年人了,就连年轻人在快速处理一件事或者睡梦中突然被喊醒都会感觉到晕;走路时专心想一件事情或玩手机更容易被绊倒。这都是因为人体的机能无法正常维持平衡而出现的反应。
老年人如何预防眩晕?那老年人该如何有效地预防眩晕,防止跌倒呢?
1.好的饮食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很少出现营养缺乏(减肥者例外),所以要注意避免不良饮食。过度饮用咖啡,会使前庭神经炎恢复减慢,并影响微循环,所以眩晕者尽量少喝咖啡。
2.好的运动
多增加前庭功能训练,预防眩晕。例如瑜伽、太极拳等都可以使单脚站立能力增强。平常也可以做如下训练:
强化前庭系统训练(1)在硬座椅上重复坐起5次;
(2)脚下加垫子重复坐起5次;
(3)慢慢做踮脚跟;
(4)踮脚走路;
(5)左右摇头走路;
(6)单脚站立15秒以上;
(7)坐在床上,重复坐起5次;
(8)脚下加垫子在床上重复坐起5次。
3.“楼梯”是不花钱的运动工具
快速下楼可以增强眼球运动和刺激前庭系统,一台阶一台阶的低头慢下效果也不错。这是因为运动中枢在下楼梯分腿动作时发出的不是“动”的指令而是双腿“走”的指令,是一种脑的协调机制。(对于有膝关节疾病的老人走楼梯需谨慎。)
老年人的眩晕问题很常见,通常被看做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正常现象而容易被忽视。所以当老人出现眩晕,应该及时就诊,对症下药,日常生活中多加强训练,增强前庭功能。
参考文献:(韩)韩炳仁等著.眩晕与耳鸣[M].钟利群等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链接
医院听力障碍及眩晕诊治中心是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国家项目人工医院,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培训基地,卫生部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机构,临床听力学培训基地,新华-渥太华听力言语障碍诊疗中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的听力中心之一。
中心率先在上海开设听力及眩晕障碍诊治专科门诊,并专门成立了耳内科病房,为各类疑难耳聋耳鸣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目前中心拥有国内最完善的听力测试、诊断和干预康复技术和设备,尤其在婴幼儿童的听力诊断方面,开展了系列的主客观听力学检查,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小儿听力障碍的精确诊断。近年来致力于引领我国听力测试、诊断和干预康复技术的规范化,提倡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和优质的听力学一条龙模式服务。服务对象和范围覆盖了从新生儿听力筛查、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和成人的听力问题到老年性聋,从听障的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治疗到听力预防、康复和遗传性聋以及言语训练等问题提供全程最具专业性的听觉医学和咨询服务。
优势特色:各种耳聋、耳鸣、及耳源性眩晕疾病的诊治;儿童疑难听力障碍诊治、婴幼儿全频率段听力测试及评估、人工耳蜗植入等人工听觉技术、婴幼儿及老年人助听器验配、耳聋基因的测试诊断,以及听力干预效果的主客观评估等。
门诊类别:听力及眩晕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00
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5楼听力及眩晕障碍诊治中心诊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和书籍
编辑:鑫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