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症)
一、脐针加点穴;
1、一位老妇,去年76岁,自述头脑眩晕史有40多年,时发时停,发时难受致极,多方治疗服药无效,病发无奈,10月份前来求治,观其病因是脾虚,经气不能上达头部所致,脐针应扎健脾三针,正统之法为震、离、坤,但观脐震位虚弱,巽位突出,坤位松弛且暗,断定有偏头胀之感,肝胆应生过炎症或囊肿之疾,并腿部外侧偶有不适,又有便溏之症,询之确定无疑,遂改扎巽、离、坤,又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同时按摩该穴轻重有节,分钟后起针,眩晕已除。
2、一位女青年,今年25岁,去年5月份用脐针灸治好了10多种病痛,今年3月份来作客谈起眩晕病,自述她在高中时也犯过,近日仰视、低头有头部眩晕难受感,观脐腹在震位有条状突出,坤位稍凹,遂以指代针,点百会穴10分钟,同时按摩该穴轻重有节,扎脐针震、离、坤三针,25分钟后起针,眩晕立消。
二、病症分析;
1、西医的说法: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迷路积水,是由于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以致出现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头内胀痛症状的疾病。美尼尔氏综合症常见于中年人,初期多为单侧,随着病情的发展,9-14%的患者可发展为双侧。病因不明,很多学者认为应属于身心疾病的范畴。美尼尔氏综合症,发病的主要症状是眩晕。
我们认为这是西医典型的误诊误治,以致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症)久治不愈。
2、中医的说法:眩晕是由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内经》有对眩晕病脏腑、病性归属方面的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灵枢?卫气》有关“上虚则眩”和《灵枢?海论》之“髓海不足”的论述则指出因虚致眩的理论。
我们认为中医虽对,但有不足之处,没有考虑经络交接之所及脾脏的元气之力,脾虚则导致脾气不能上达头顶,以致眩晕发生。
三、体会和感慨:
1、以上2病例各有区别,在于辩证,老妇属脾虚型眩晕症,女青年属肝木旺克脾型眩晕症,针法稍异但达到了同样治愈眩晕症的目的。
2、百会穴乃头部经络总汇之处所,凡酸痛者均为不通,虽针而不能治愈,点之则接通头部所有经络之气也,病愈神速,一次而愈,至今未见复发。
美尼尔综合症
男,77岁,患美尼尔多年,每月或每个季度,不定期出现症状,呕吐浑身无力,眩晕,自己称好像在轮盘上转一样,只能卧床,滴水不进,痛苦异常,而且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一般症状持续3-7天,前天犯病恰巧我去,患者是凌晨4点多患的病,呕吐十几次,只能卧床,按照易医思路,观察脐部:脐型小且闭合,巽、震位皆有反应点灰褐色皮赘,气味一般,马上做雷风相薄加乾,针入后大约2分钟问感觉,患者说感觉很好,让患者尝试坐起来,开始不敢,后尝试坐起,自己感觉已不再眩晕,无呕吐感,患者非常高兴,让其下床试试,患者下床在客厅行走几遍,以无眩晕,恢复如初,只是身子发软,可能和不吃饭,呕吐过多有关,留针分钟,昨天问候没有复发精神状况良好,早晨又增加一次治疗,准备傍晚做四隅位调整治疗,以增加体质。
美尼尔氏眩晕
女,4O岁,体胖,素有美尼尔氏病,二年来据证以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治之,有效。4月初,病又患,医院静点川芎嗪一周,症缓而未愈。求助于我,
查:震、巽位皱褶明显。取震动,巽风皆落于肝,病位于首。雷风相搏十乾。针乾位时病友诉有一热流直冲头顶。留针25分钟。起针后诉头晕紧明显减轻。后未再来。其妹来诊诉针后已愈。
耳石症
男,64岁,退休干部。于7月份就诊。
主诉;三年前经常无原因的眩晕,头部左右转头不能超过45度,起床时眩晕,已排除颈椎病。医院确诊为耳石症,用西药一个月无明显改变,并药物的副作用很大,故停药,后做手法复位时好时坏,故家人必须时刻陪伴。
查体;巽位有一褐色斑块,离位偏坤位有一黑痣(经询问病人有胆结石),颈椎疼痛。
治疗方案;巽,水火既济(离位打枪)
治疗分析: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胆结石,男性,所以取巽。肾开窍于耳,针后嘱患者左右转头至肩,无眩晕,颈椎无痛感,家属连连称奇。
杨光感恩您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