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但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各种疾病防控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相关的疾病预防知识,了解并保护自己。
常见的春季疾病0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1~3天,起病方式多为快和突然。其临床特点为:畏寒,少有寒战;发烧,体温速升至38~40℃;头痛,全身无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厌食,恶心;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数病人的临床症状以胃肠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患者应隔离至病后1周或热退后2日。
02风疹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4~21日,平均18日。临床表现为发热,伴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其后出现先面部后颈部、再躯干四肢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颈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日。
03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4~16日。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起病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直径3~5mm,呈红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极少数病人可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水痘患者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0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14~21天,平均18天。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颔下腺。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患者应从发病日起隔离10日。05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8~14天左右。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颊粘膜出现柯氏斑(即相当于第二大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针头大小白色斑点,柯氏斑是早期麻疹的特征),特殊的皮肤斑丘疹为特征。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日,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日。
06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发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传染病。病原主要为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肠道病毒,潜伏期平均4天,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口腔粘膜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同时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可伴有低热、患者口腔疱疹溃疡后患者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
预防控制措施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宿舍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当周围有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
6、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8、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9、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10、天气变化多端,时冷时热,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要注意适当的增减衣物,不能一下子穿少。
11、多雨季节,衣物可能洗了不干,注意不要穿湿的衣物。
12、一旦得病,医院治疗,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防止疲劳。
13、特别是现在还处于疫情下,外出记得做好防护措施,佩戴戴好口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疾病远离我们!!!
图文来源
网络
编辑
韦雁莉
校对
黄成林审核
彭娇娇责任编辑
彭娇娇、刘波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