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随着新陈代谢变得缓慢,胃的消化功能也放慢了脚步,同时许多不舒服的胃症状也随着出现。
并且冬季是消化道溃疡的高发季节,气候对胃肠道的寒冷刺激,使胃酸分泌过多,造成了溃疡面损伤的加剧,导致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旧病复发。
所以,冬季一定要打好“保胃战”,及时添加衣服,饮食上要节制。对于老胃病患者来说,改善生活习惯胜过服药。
冬季养胃方法
1、擦小腹
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擦动,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病人可选用,每日2—5次。肚脐两侧旁开2寸为天枢穴,这个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积食、呕吐、腹泻、便秘等。
2、喝桂花茶
古人认为桂花为百药之长,可以“散冷气”。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用桂花、红茶做成桂花茶,有暖胃的功效,适宜冬天饮用。
可以取7—10朵桂花,1—2克红茶,用开水泡开,没有糖尿病的人可根据自己口味添加少许红糖,代茶饮。连续饮用7—14天,对冬季暖胃有很好效果。
3、控制酒量
少量饮酒能刺激胃肠蠕动,以利消化,亦可畅通血脉,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除风散寒。但过量饮酒,害处很多。李时珍曾言:“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津,生痰动火……”。饮酒过量,脾胃必受其害,轻则腹胀不消,不思饮食,重则呕吐不止。老年人酗酒或长期大量饮烈性酒,更易导致脑出血、胃出血或肝坏死而损寿。
4、饮水择时
想要护胃,必须要有足够的胃液来消化,而早上起来胃酸比较浓,此时空腹进食会大致消化不良。
建议早上空腹喝一杯白开水,餐前一小时也喝一杯白开水,能很好的稀释胃液,达到酸碱平衡,自然就不会影响消化了。
5、三顿要定时定量
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
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并不是说晚上吃夜宵可以弥补过来的,因为人的生物钟虽然可以前后移动,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差别。
6、不能吃得过快
冬天吃饭的速度一定要慢。如果刚从室外回来,不要马上吃饭,可以先喝点温水,过10—15分钟后再进餐。每顿饭的进食时间至少在25分钟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时间。
冬天吃饭,最好先吃点主食,再吃菜肉、喝汤,这样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能保护肠胃。
7、不宜餐后运动
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8、做好保暖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秋冬天气寒冷,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注意胃部和腹部保暖,可以穿上一件保暖效果好的内衣,以防冷空气侵入。
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这也可起到暖胃的作用。在温度低的地方,可以准备一个方便携带的暖水袋,给胃部取暖。在家中,需穿好袜子,最好不要光脚。
9、注意口腔卫生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病的元凶,主要来自于不洁的口腔,大量存储于牙菌斑上。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幽门螺杆菌易导致胃病的发生或复发。因此,要经常更换牙刷,并坚持每餐饭后正确漱口。
10、适度做运动
身体长时间得不到锻炼也会影响消化功能,造成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等。所以在冬季适当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适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除了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体能锻炼外,每天进行腹部自我按摩也是防治胃肠病的有效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养生文章↓
糖吃多了就会得糖尿病?糖尿病饮食六大误区
冬天鼻子干燥吗?如何缓解快看这里
冬天喝茶有讲究喝对茶更养生
身体总是疲倦,问题到底出在哪?
健康冬补避三高,抓住“食”机很重要
注:每个人的体质体征各不相同,应遵照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私享农庄会员请咨询您的私人健康顾问,依照健康管理方案进行调理和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