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徽滁州的张先生最近有点烦恼,每次要躺下或者要从床上坐起,就会出现眩晕的症状,感觉“天旋地转”,严重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其他的日常活动并不会受影响。张先生非常困惑,自己年龄并不大,而且血压也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头晕呢?在家人陪伴下,张先生来到神经内科就诊,经过检查后,医生告诉他头晕是“耳石症”引起的,这与他长时间开车有很大的关系。
耳朵里面为什么会有“石头”?
耳朵除了负责听觉外,还有维持平衡的作用,这个功能主要集中在内耳。人的内耳有一个负责平衡的小石头,学名叫位砂,也被称为“耳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结晶,是肉眼看不到的细小颗粒。耳石平时在耳内迷路中前庭器中,当因为一些原因导致耳石从原来的位置脱落后,就像饼上的芝麻掉下来一样,耳石症就发生了。在突然起身转头时,耳石就会向大脑发出错误的指令,导致眩晕的症状。什么原因会导致“耳石”脱落?
耳石症按照病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发性的,也就是找不到明确的病因,约占到50%~97%。这类患者多与年龄有关,因为人越年轻耳石粘的越结实,年龄大了内耳的结构老化,耳石的粘性变差,就容易脱落。此外,耳石是碳酸钙结晶,如果发生骨质疏松,局部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导致耳石症的发生。另外一类能找到病因,比如继发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中耳炎、头部外伤或震动、偏头痛、手术后等。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随着车辆越来越多,车祸的发生也变得常见,碰撞时或者汽车突然加速、减速,都会导致“耳石”的机械性脱落,这也是为什么耳石症在年轻人当中越来越多见的原因。上述的张先生因为经常开长途车,这很有可能是耳石症诱因(诊断为耳石症后不能再开车,以免发生意外)。耳石症的“晕”有什么特点
老年人容易头晕,如高血压、颈椎病、贫血、冠心病等都可出现头晕的症状,该如何与耳石症区别呢?耳石症引起的眩晕特点比较明显,就是与姿势的突然改变有关(多和睡眠有关),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时,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有的会伴有括恶心、呕吐等,如果患者静止不动后眩晕多可在一分钟内缓解。不过眩晕停止后,仍可能有走路时头重脚轻的感觉,就像喝醉酒后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会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当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及位置试验等检查可作出诊断。当然,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如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体位性低血压等。手法复位的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耳石症的治疗,手法复位治疗是现在最有效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手法复位就是医生通过让患者头部位置变换,使自由游动的耳石微粒通过重力作用,从半规管移出,回到椭圆囊或球囊,不再引起眩晕等病理反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门诊就可以操作,80%的患者可一次复位,如果一次不成功,一周后可再次进行复位。如果是其他疾病继发的耳石症,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及时的治疗,否则容易复发。实际上,耳石症有一定的自愈性,约有30%的人耳石可以自动“归位”,或被半规管里的淋巴液吸收。如果在手法复位后仍然有残余症状或者反复发作,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习服疗法或前庭康复训练来进行缓解。如何避免耳石再次脱落
为了避免耳石症复发,治疗后应注意以下几点:(1)复位治疗后至少静坐半小时,有助于避免复位成功的耳石再次脱落。(2)复位成功后,患者可能仍会有头胀、走路漂浮或醉酒感,可在医生指导下继续前庭康复训练。(3)治疗后减少长时间低头、抬头动作,避免低头捡东西、系鞋带,用手机、电脑等。避免长时间开车及一些剧烈运动,开车启动或刹车应平缓。下台阶时需要家人陪同,尽量避免长时间注视较密集物体。(4)复位治疗后的三天内抬高床头45度,可以多铺一床被子,设置45度的斜坡,注意不要单纯垫高枕头。一周内避免美发及行牙科检查。(5)睡觉时轻轻向后躺下,左右翻身也应该轻柔。最好用荞麦皮枕头和硬板床。(6)平时要保证睡眠、多休息、清淡饮食、忌烟酒,有骨质疏松的老人应适当补钙。来源
医药养生保健报
作者
徐海涛
编辑
刘丹彤
审校
丁毅
往期精彩回顾
肠息肉是“定时炸弹”,超过40岁就要提高警惕!马齿苋为何被称为长寿菜?这些保健作用少为人知!老人突然“闹肚子”要警惕大病来袭什么样的运动可以延年益寿?适合自己就好!中医入药为何会选赤小豆,而不选红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