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享有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
爱耳日的由来
年,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EarCareDay)。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所以3月3日这一天既是国际爱耳日又是中国爱耳日。今年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
快来一起认识耳朵吧
我们的耳朵不只是外观看到的样子,它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接受外界声音,中耳鼓膜的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将声音信息传到大脑,于是我们就能听见不同的声音。请爸爸妈妈们根据下面这张图片,为小朋友介绍一下耳朵结构的名称吧!
那么如何预防听力损伤?保护好我们的小耳朵呢?
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一些疾病可能影响耳朵的健康。比如中耳炎就可能被感冒、麻疹、腮腺炎、风疹等疾病引发,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就是对耳朵的一种保护。部分药物具有很强的副作用,服用过量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药量和时间服用。
防止物质性伤害
有些孩子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己的耳朵中。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应保持镇定,然后立即带儿童去看医生。父母应教导儿童不要乱塞东西入耳,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洗澡、洗头或头部接触水后应及时清理耳部积水,避免由于耳道积水引起的耳病。
拒绝揪打,揪耳朵打嘴巴都有伤及骨膜,令耳鼓移位从而导致听力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直和短,更加容易损伤。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用耳卫生。
合理饮食与锻炼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境,人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避免过度熬夜等,预防突发性耳聋。
控制音频设备音量
使用各类音频设备时,音量都不宜过大。尽量选择柔和、不刺耳的音频内容,舒缓的音乐,比如古典音乐、轻音乐会更有助于耳朵的保养。
打电话时尽量不要将手机贴着耳朵。手机的声音听起来不大,其实非常嘈杂,使用耳机接听电话能有效缓解因长期电话量过度而产生的耳鸣等各种疾病。
防噪音
人如果长时间接触噪音,会导致听力急剧减退,听觉神经错乱,甚至噪音性耳聋。在充满噪音的环境中,可以通过戴防护耳塞来起到阻隔效果。对于住在马路旁的人,可选择隔音效果良好的平开窗代替推拉窗。在可能出现巨大声响的环境中保持警惕,诸如放鞭炮、商店大喇叭广播、音响故障尖噪等噪音场景,及时捂住耳朵,能够避免出现一些急性听力受损乃至暂时性耳聋。
及时发现与治疗
对儿童的听力损失应本着“三早”原则,进行及时、规范的听力筛查,及时发现及时干预。进行儿童中耳炎筛查并配合适当的医疗或手术干预。有听力损失风险的儿童应该定期检查听力。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该尽快向耳鼻喉科医生求助。
耳朵是孩子感受 这个世界的途径之一 保护孩子的听力 等于保护孩子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努力 给孩子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