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NTRODUCE
目的对老年人的听力损失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群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例60岁以上老年人采取老年人听力障碍量表筛查(HearingHandicapInventoryfortheElderlyScreening,HHIE-S)问卷调查,再利用MADSENITERA型听力计测量受调查者的听阈值。分析比较年龄、噪声接触史、耳部感染、耳毒性药物使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8个因素对HHIE-S评分的影响。探讨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和吸烟饮酒对平均听阈及高频听阈的影响,同时多因素回归分析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问卷调查表明在例受调查者中,存在听力损失的受调查者占33.3%(/),其中轻—中度听力损失占56%(56/),重度占44%(44/)。罹患糖尿病对于HHIE—S得分(P=0.)、E分(P=0.)、S分(P=0.)具有显著影响,年龄对S分具有显著影响(P=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及收入程度与平均听阈有关(P<0.05),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与高听阈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饮酒是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人听力损失不仅仅与年龄有关,同时也涉及到多种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因素的机理及机制,以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引言
听力损失是指因不同原因引发的人双耳听觉能力下降,通常情况下听力损失患者常会出现听不见或无法听清周围声音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患的日常生活,导致患者社会交流的减少[1,2]。目前,全世界老龄人口比例约占总人口的10%,而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听力损失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许多听力下降的老年人,由于与人交流不畅,常常会减少各种社交活动,变得急躁而古怪。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同时阻碍其社交生活,成为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3]。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呼吁应对老年人听力状况进行筛查,同时研究影响其听力损失的因素[4],以便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延缓听力障碍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尽管关于老年人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但截止目前,许多因素是否会影响老年人听力水平尚存在争议[5,6]。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本市本区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损失状况开展调查,研究影响老年人听力的各种因素,拟为降低老年人听力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先在本市本区随机抽取5个小区,后于每个小区随机抽取患者60例,共计名老年人,并对例老年人采取横断面研究和调查。其中男性例,女性例。年龄60~89岁,平均(74.2±4.9)岁,其中60~69、70~79及80~89岁区间内分别有、及28例。受调查者纳入研究前均被告知研究目的和方法,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
统一发放问卷,请被调查对象填写HHIE-S问卷,HHIE-S量表能够系统评价听力损失对受调查者家庭生活、社交生活、心理状态的影响情况[7]。衡量听力下降在社交生活(S)和情绪(E)两项对受调者的影响。HHIE-S共计10项筛选题目,见表1。每个题目的答案共三项:“是”、“偶尔”和“否”。3项答案对应的分数为4、2、0分。待受调查者选完10道题目后,将所有的得分相加总和即为HHIE-S得分,分值越高,则受调者的听力受损越严重。得分评价分为三类,10分则受调者存在听力损失,10~24分受调者轻-中度听力损失,26~40分则为重度听力损失。
1.2.2听力测试
统一使用丹麦GNotometrics公司研制的MADSENITERA型听力计,测试时由专职人员操作,测试人员首先从测试者自身听力较好的Hz开始逐步上升测试受调者0.5、1、2和4KHz气导听阈,求0.5、1、2KHz听阈平均值(dB)记录为平均听阈值,4KHz听阈值(dB)为高频听阈值。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方差分析比较年龄、噪声接触史、耳科手术、耳部感染、耳毒性药物使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8个因素对总积分、社交生活积分(S分)、情绪积分(E分)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和吸烟饮酒分组,比较不同分组平均听阈及高频听阈值。以平均听阈和高频听阈为应变量,分别与相关的主要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标准α=0.05,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
2
结果
2.1听力损失情况
例受调查者中,存在听力损失的受调查者占33.3%(/),其中47人存在助听器佩戴史。轻-中度听力损失56%(56/),重度占44%(44/),从听力障碍年龄分布看60~69岁年龄段听力障碍占16.1%(15/93),70~79岁年龄段听力障碍占36.7%(61/),80~89岁年龄段听力障碍占58.5%(24/41)。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糖尿病对总得分、E分、S分均具有显著影响(P=0.、P=0.、P=0.),年龄对S分有显著影响(P=0.),70岁以下的S分受影响显著低于70岁以上老年人(P<0.05)。噪声接触史对S分有显著影响(P=0.),结果见表3。
2.2听力测试
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与平均听阈及高频听阈的单因素分析见表4,平均听阈值在不同年龄组间(P=0.)、不同收入组间(P=0.)、不同文化程度间(P=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SNK分析显示平均频率听阈值随年龄升高而降低(P<0.05),具有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P<0.05)。高频听阈值在不同年龄组间(P=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P=0.),饮酒组高于不饮酒组(P=0.),吸烟组高于不吸烟组(P=0.)。
2.3Logistic回归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意义的自变量针对平均听阈和高频听阈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由表5、表6可见,年龄增长为平均听阈听力的危险因素(P<0.05),女性则属于高频听阈的保护因素,饮酒则属于高频听阈的危险因素(P<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目前,老年人口已高达我国人口的10%,因此必须重视老年人口在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听力损失是继关节炎和高血压后,老年人第三大慢性高发疾病。其不仅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严重阻碍了老年人正常的社交活动。HHIE-S量表在测试听力损失对日常生活、社交生活影响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于评估听力损失程度,HHIE-S同样具有较高的特异性[8,9]。
对于临床研究而言,HHIE-S能够帮助病患和临床医生衡量病患的听力损失情况。本研究利用HHIE-S量表对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仅年龄增加会使老年人的听力下降,同时许多常见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对老年人听力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上治疗老年人听力损失时,应同时着眼于对其他能够影响听力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治疗。有研究表明,二型糖尿病(T2DM)的并发症可导致听力损失,其特点是高频感音神经性损伤和由年龄相关引起的右耳听力下降[10,11]。本研究同时还采用了MADSENITERA型听力计,以期能够直观的检测多种因素对于老年人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的影响。检测时不仅选择了年龄、性别等常规因素,同时选取了收入、吸烟、饮酒等涉及到老年人社交生活的因素。检测结果显示不仅仅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听力损失的重要因素,同时老年人的收入也是影响老年人听力损失的一个因素。这提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人听力损失时,不应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