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听力测试报告,读懂听力测试报告,不仅仅是听力康复专业人士所需要必备的技能,也是广大听障朋友想要了解并懂得的重要报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全国第18个爱耳日前提出“防聋治聋,贵在精准”的宣传口号,提醒我们精准是防聋治聋的关键。准确的解读听力测试报告也是“精准”防聋治聋的重要环节。为帮助更多听障朋友准确地了解听力测试报告,本期内容将听力测试报告中纯音听力测试图内容与大家进行分享。
在介绍听力测试报告前,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纯音测听的原理。纯音测听是广大听障朋友进入专业听力康复机构所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检查,如同配眼镜前,需要测试眼睛的度数一样,纯音测听是用来评估听力损失的重要检测方法。纯音测听可以对听力损失进行定量诊断,能反映从外耳道听觉中枢整个听觉传导通路的情况,是目前能准确反映听灵敏度的主观行为测试方法之一。纯音测听的结果往往需要通过听力测试报告中的听力图来反映受测试者的听力状况。
听障朋友往往对于纯音听力测试图往往表示如天书一般,无法直观的了解。接下来的内容将帮助大家了解纯音听力测试图的要点。
1)听力图中的符号代表什么?
2)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听力障碍分级标准
3)不同听力损失纯音测试图类别:
通过纯音测听,依据不同听力损失原因,听力测试图(示意图为右耳)可分为如下:
正常听力(如上图):正常听力听阈范围在0值周围,如有超长听力,听阈值在0值以上,为负值。在20分贝以内的听阈值范围皆可默认为正常听力。
传导性听力损失(如上图):传导性耳聋又称传音性聋。、传导性聋的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60分贝,骨导曲线正常或接近正常,气导曲线听力损失在30~60dB之间,一般低频听力损失较重,存在气骨导间距。外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因耳部传音系统的病理因素而发生障碍。耳部传音系统有外耳道、鼓膜、听骨、蜗窗等。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引起上述部位的损害均可导致听力损失。如外耳道先天性闭锁、耵聍、异物、炎症及肿瘤等;鼓膜的疾病,如鼓膜破裂、穿孔;中耳的畸形、炎症、外伤及肿物等,但比较多见的是中耳炎及外耳道阻塞性病变。
感音性神经听力损失(如上图):感音性神经听力损失体现在高频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失在4,Hz处,因此,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仅在听力计检查中发现。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向高低频发展,最终普遍下降。此时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感音神经性聋是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声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辨语言,由于初步的听力学检查不能将感应性聋、神经性聋和中枢性聋区分开来,因此统称感音神经性聋。如老年性聋、梅尼埃病、耳药物中毒聋、迷路炎、噪声损伤、听神经瘤等。
混合性听力损失(如上图):混合性聋的听力改变特征是既有气导损害,又有骨导损害,曲线呈缓降型,低频区有气骨导间距而高频区不明显。混合性聋的听力改变特征是既有气导损害,又有骨导损害,曲线呈缓降型,低频区有气骨导间距而高频区不明显。两部分受损的原因既可相同,也可各异。有传音性耳聋兼有感音性聋和神经性聋的听觉障碍。这种患者的气导听力和骨导听力都降低,但相对而言,其骨导听力要比气导好一些。
4)听力图中声源强度分布: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不同声源强度,下表列举了各种声源及相关声音强度:
不同的听力损失,也代表了相应听力所无法听到的声源。
如上图所示:
在赫兹,听力损失在30分贝,就很难听到元音如z,v,j,m,d,b,n,ng,ei,o,l,ar;如果听力损失达60-70分贝,就很难听到狗叫声,如果听力损失达分贝,那汽车的行驶声就很难听到了;
在1–2赫兹范围内,听力损失如果在20-30分贝,就很难听到辅音,如p,ch,h,g,sh;
在2–5赫兹范围内,听力损失如果在20-30分贝,就很难听到辅音,如k,f,s,th;如果听力损失在60–70分贝,普通电话的铃声可能就很难听到了,如果在80–90分贝,摩托车的引擎声就很难听到了,如果听力损失在分贝,那飞机的声音也是很难感知的。
听力图是专业听力测试报告中最重要的评估图表,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是听力康复专业人士评估听力损失的重要依据。了解听力图的基本内容,也可以帮助听障朋友更好的了解并懂得听力损失的程度。斯达克建议对听力健康有疑问的用户,可以访问斯达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