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电子就诊卡,提供患者预约挂号、费用支付、报告查询等全流程就医服务。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二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九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医院耳鼻喉科为您带来题为《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的健康科普,传播正确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爱耳护耳意识,达到人人享有健康听力、正常沟通交流的目的。爱耳护耳,健康听力
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
在耳鼻喉科大量的临床患者来看,多数情况下他们抱怨自己听得见却听不清。所谓听不清,已经是耳聋的征兆。耳聋患者早期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而他们自己说话的音量常会不自觉地加大;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经常难于听准。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常常要求加大音量,以至于家人认为震耳难忍。当出现以上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大多数的听力残疾其实是可以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的。所谓初级耳科保健,就是公众不需要特别求医,自己可以做到的、比较简单的预防听力损伤、保护听力的方法。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能够引起听力损伤甚至耳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噪声。
如果在高强度声音条件下时间比较久,可能会对听力造成暂时或永久性损坏。
2
生活习惯。
睡眠状况不好,情绪波动大,酗酒,过量服用能引起兴奋的饮料、药物等都会影响听力。
3
不当用药。
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颗粒等服用过量有可能引起儿童不可逆的神经性听力损伤。
4
头面部器官炎症引起听力损伤。
例如鼻炎、鼻窦炎以及小孩子的腺体肥大等都有可能引起局部炎症改变,可能会引起暂时性的听力下降或耳聋。
做好初级耳科保健,应避免以上诱发因素。
婴幼儿——及早发现孩子听力异常
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幼儿的听觉发育情况,如果发现婴儿时常抓耳、易激惹和睡眠易醒,对周围声音没反应,不能将头准确转向声源时,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及早治疗或采取相关的措施。一般来说,只有传导性耳聋有可能通过药物、手术治疗恢复部分或全部听力,而其他几种类型的耳聋则需要戴助听器,重度的需植入人工耳蜗,听力与语言才能康复。孩子耳聋发现得越早越好。发现得早,才能早期干预,早期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聋儿康复的“三早”原则。
儿童——选玩具要选噪音小的
儿童的鼓膜、中耳、内耳的听觉细胞十分娇嫩,对噪音十分敏感。如果玩具的噪音超过70分贝,就会对儿童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当声级达65分贝时,儿童动作的准确性、短期记忆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下降,对动作的协调性也有明显的不良影响。所以选购玩具时,要尽量挑选响声不太大的。在使用时,要控制玩具的音量。此外,儿童应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为避免儿童药物性耳聋,应该慎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指导下科学使用。此外,因鼻炎等头面部器官炎症引起暂时性耳聋或听力下降,一般情况下是可逆的,应及时就医,通过治疗使听力尽快恢复。
青年人——当心时尚生活削弱听力
打手机聊天,乘车走路都在听音乐,晚上还要塞着耳机进入梦乡,或者戴着耳机打游戏一战就是几个小时,这些都会让青少年出现噪音性听力损伤。首先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噪声中停留,减少耳机的使用。年轻人在使用耳塞式耳机听音乐时要把握好“6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佩戴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调节生活、工作压力,避免熬夜,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老年人——听障者别拒绝助听器
很多人对老年耳聋认识不够,认为老年人耳聋是正常的,是衰老的必然现象,不用治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有的老人怕别人知道自己耳聋而不愿意戴助听器。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样式的助听器应运而生,老年人不愿显出老态可选耳内式的。配戴助听器都有一个适应期,约三五个月。适应期内,助听器的音量应尽量开小,刚开始时,配戴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几分钟即可,以后逐渐加长。
耳鸣耳聋日常护理小常识
听力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做好日常的护理。一、耳聋患者一般精神比较紧张,求愈心切,因此,要安慰患者,使其了解疾病的原因,既重视疾病,又镇定情绪,以便配合治疗。二、要了解耳聋患者的饮食、用药情况,防止患者不适当的饮食和盲目用药,以免影响治疗。三、对于重度的双侧耳聋患者,要叮嘱其注意交通安全,并提供必要的生活起居的方便。四、要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和少喝浓茶、咖啡之类刺激性食物。
耳聋患者需谨记以下原则:
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二、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有关专家的研究发现,噪声能使人体中的一些氨基酸和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1、B2、B6等)消耗量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铁、锌等元素的食物。这类食物主要有瘦肉、豆类、木耳、蘑菇、各种绿叶蔬菜、萝卜、西红柿、大蒜、牡蛎等。三、多食含锌食物。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因素很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含锌丰富的食物有:鱼、牛肉、猪肝、鸡、鸡肝、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等。四、多饮牛奶。有人说牛奶是“人类保姆”,牛奶中几乎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夏季,牛奶中尤以维生素A、D、B2含量高。这些维生素可提高钙的吸收利用,对改善血液循环和防治耳聋症状很有帮助。五、老年性耳聋病人可适当多吃鱼类食物,例如青鱼。因为青鱼体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够使呈胶状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从血管壁上游离出来,避免产生高血脂,从而达到防治老年性耳聋的目的。
温馨健康提醒:饮食护理只能起到辅助效果,并不能完全取代治疗。
文字素材:耳鼻喉科
图片:来源网络
医院地址
鹤岗市工农区电信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