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系统详细训练法


前庭系统不仅主导着个体的躯体平衡感和空间方位感的调控,而且参与对个体各种感觉信息的统整、躯体感知—运动的协调、注意力的调节,对脑功能整体发展有重要影响,是确保个体正常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活动的重要感觉系统。前庭功能发展不足在各类特殊儿童中较为普遍,是这些儿童发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所以,针对各类特殊儿童的前庭功能训练显得非常重要,并且在感觉统合训练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各种训练活动中占有较大比例。前庭功能训练有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之分。前者训练强度较小,显效慢;后者可实现期望的训练强度,是训练的基本途径。与触觉功能训练、本体感觉功能训练相比较,前庭功能训练实施的难度较大、危险性也较大。

(一)训练内容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是躯体运动产生的加速度,包括旋转加速度(角加速度)和直线加速度(躯体水平加速运动或上下加速运动),典型的事例如日常活动中的身体失衡、身体旋转、骤起急停等。所以,前庭功能训练内容有三个维度,即参训个体完成角加速度运动、直线加速度运动以及角加速度和直线加速度组合的运动,训练项目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围绕这三个维度进行。

(二)、训练项目及技术要领

以前庭功能训练为主的项目也是从器械训练项目和徒手训练项目两种类型来介绍。

(1)浪桥系列训练

浪桥系列训练的基本技术是:儿童置身于摆荡台面,自主或在训练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多种方向的摆动、晃荡或旋转等。训练中的安全问题是训练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该系列训练不鼓励儿童间的互助训练,因为儿童对助推用力的控制或自我保护能力还不是很好,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大。

1.被动训练

浪桥系列设备主要用于儿童前庭功能训练,具有刺激方式多样、易于组织、训练强度好调节等特点,在各类儿童前庭功能训练的各阶段广泛应用。其中的被动训练主要用于低龄儿童、中重度脑瘫儿童和其他难以独立完成浪桥活动的儿童。训练方法有摆荡、旋转、多向度荡摆旋转等。

荡吊缆

荡吊台

荡吊马

2.助动训练

浪桥的助动训练是儿童主动训练的过渡,目的是在训练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摆荡体姿安排、助推用力及摆荡的持续等技术。

荡吊台

旋荡吊筒

吊台旋转

吊筒上的训练多为助动或主动训练,且形式单一,如上细述。浪桥其他项目大多可采取助动训练实施,在此不再特别陈述。需要指出的是:各种被动项目与助动项目在技术上差别不大,助动项目在要求儿童主动参与的同时,训练人员协助儿童置身支撑台面,提供助推力或在安全支持上提供更多帮助等。

3.主动训练

浪桥上的主动训练项目在各个支持面上都可以实施,形式大同小异,故在此按照训练的动作类型加以介绍,不再以具体的吊台、吊马或吊筒分别叙述。

腹趴荡

吊台自旋

坐荡

前庭功能训练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广泛开展,家里的卧具、小区道路两边的埂以及游乐园里的滑梯等都是儿童前庭功能训练的现成设备,家长或训练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将感觉统合训练室内的训练活动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样可以提高儿童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同时要十分注意儿童的安全防护问题。

日常生活训练活动举例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yf/13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