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得了癌症,每天担心会不会影响寿命,但是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可怕。类风湿的死亡率是非常低的,一般来说患者的寿命与正常人差不多。
类风湿本身的关节病变只能致残,降低生活质量,但类风湿的并发症会影响到寿命,所以采用合理、标准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早期和中期的时候积极进行规范化治疗,把病情控制好,是可以摆脱一些致命的并发症和严重的损害的。
那什么情况会导致类风湿患者寿命减少呢?
1
并发症
根据临床统计,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类风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类风湿患者多为关节病变,但有时也会引起重要内脏产生病变,比如血管系统、心脏、肾脏发生炎症病变,以及肺部肺间质的病变,引起患者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现象,晚期还存在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因此类风湿后期并发症的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2
长期不规范用药
很多类风湿患者有一个误区,就是“不痛就是已经治好了”。所以他们依赖于止痛药、止痛膏等止痛类药物,这些不仅治标不治本,长期下来还会耽误病情。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并未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以至于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损伤到器官。
3
身心负担
由于类风湿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不仅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患者也饱受病痛的折磨。关节畸形行动不便,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也是近年来类风湿患者自杀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患了类风湿并不意味着死亡,也不意味着立即残疾,不用太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医院进行规范化诊治,就可以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对于类风湿,关键还是要坚持进行调免疫保关节的治疗,并定期监测身体症状,将病情稳定下来。遵循医嘱,使用规范的治疗药物,定期复查,长期保持与医生的沟通,从而获取一些日常生活的一些注意事项,规范生活生活和饮食习惯,以此来减少类风湿关节症状的发生。
专家
提示
①医院系统检查、治疗。
②及时发现,早期、正规治疗,能明显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关节畸形。
③关节病变可能致残,关节外病变则可能致死,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