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是指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连接不畅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就像是道路堵塞导致了交通不畅。我国有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感统失调者占10%~30%;针对北京市学龄儿童的调查则发现,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10.8%,轻度失调率为35.9%。
引起感统失调的原因很多,如孩子在发育过程缺铁、缺锌或母亲孕期用药、偏食等。相关专家认为,剖腹产儿童因没有经过产道挤压,也比较容易出现感统失调。此外,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限制他们摸、爬、滚、打等行为,同样会导致孩子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问题时,应该提高警惕,医院进行测评。听觉方面表现为听话不全、丢三落四、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视觉表现为阅读出现障碍、老漏字和跳字;触觉感统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偏食、脾气暴躁、黏人、吃手、咬指甲、甚至咬人;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走路易摔倒、方向感不明、情绪不稳定等。此外,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表达困难等。
就像交通堵塞需要交警出来疏导一样,有感统失调的孩子也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予以恢复。一般来说,3岁~12岁都是适宜的调整时期。视觉感统失调的孩子,可以进行走迷宫、玩拼图、看彩色图、丢沙包、丢玻璃球的游戏。锻炼宝宝听觉,可以做躲闪跳游戏,即大人坐在软垫上,双腿并拢,宝宝与大人手拉手,双腿分开站在大人对面。待大人双腿分开,可以喊口令让宝宝迅速并拢双腿,跳进大人腿间。触觉问题,可用软刷子轻刷孩子的身体或拿梳子前端轻刺宝宝头皮、腋下、胸口等地方,还可把沙子、毛毯、树叶等不同质地的东西铺在地上,让宝宝光脚走,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平衡不好的宝宝可练习走平衡木或走直线。
感统运动训练的作用
第一,感统运动训练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第二,感统运动训练可使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第三,感统运动训练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第四,感统运动教育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二)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
(三)感统运动训练有助于特殊儿童建立自信
第五,感统运动训练可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第六,培养儿童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七,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1.前庭功能失调
主要症状: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听而不见、久转不晕,平衡能力差。虽然已经看到了桌椅、门墙等“障碍物”,却仍然会撞到。
推荐游戏疗法:摇摆毛巾游戏
用一块大毛巾把孩子包在里面,由你和你的伴侣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拉动毛巾,使孩子随着毛巾摆动。同时可以让孩子拿着小球,一边摆动一边向固定目标投球。
2、触觉过分敏感
主要症状:偏食、挑食,不爱吃菜,喜欢吃手或咬指甲,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胆小、怕黑。特别粘人或容易紧张、退缩,不敢表现自己。对小伤小痛特别敏感,不合群或不会和别人玩,爱招惹别人。
推荐游戏疗法:麻布刷身游戏
用麻布以中等力度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足部。一边刷,你可以一边讲故事或唱歌给孩子听,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避免让孩子紧张。如果没有麻布,你也可以用毛巾、海绵、软刷子等代替。
推荐游戏疗法:毛巾卷游戏
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然后轻轻滚动或下压毛巾卷,或者用双手轻轻抱紧孩子,强化他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
推荐游戏疗法:垫上游戏
让孩子躺在地毯上,双手抱头,然后向左右两个方向滚动,还可以练习前滚翻和后滚翻,这对发展孩子的触觉、动作平衡、协调性都很有帮助。
3、本体感失调
主要症状:动作协调能力差,笨手笨脚。做事拖拉、磨蹭。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极退缩,不敢表现自己。
推荐游戏疗法:花式拍球游戏
给孩子一个皮球,让他练习各种拍球方法。比如,对3岁左右的孩子,你可以训练他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拍球,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让他用左右手交替拍球。此外,当孩子再大一点,也可以从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训练他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球类游戏能增强孩子小肌肉、大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反应速度,训练他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推荐游戏疗法:“主人翁”游戏
每隔一段时间,你可以教孩子做一样家务,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让孩子的眼、手、脚、脑等各部位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同时,让孩子长期承担一项他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取报纸、摘菜或者给花浇水等等,这不仅是锻炼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责任心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游戏外,玩滑梯、跳绳、踢毽子、游泳、跳房子、滚铁环和捉迷藏等游戏,都对孩子感觉统合发育非常有益。你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参考上面的方法,自行制定一套训练计划。
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感觉统合易失调的三大系统——触觉、前庭觉、本体觉
除非孩子有特殊的生理异常,否则一般来说,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顺利发展出各自的功能,帮助孩子接收外在的信息,所以,孩子每天醒来自然就会看、会听、会闻到味道、会吃东西,因此,前4个感觉系统不大容易被关掉或被忽略,但是感觉统合里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则是3个容易出现失调的系统。
1,什么都不准碰,触觉出问题
孩子很小的时候,有的父母或照顾者会给孩子穿上很多衣服,结果孩子从小触觉刺激就受到限制;等孩子大一点时,每次想要抓个东西或爬上台阶,马上就被禁止:危险不可以拿、很脏不能碰、小心不要爬。于是,孩子只能待在父母设计的一个“安全”的小角落,结果少了各种接触环境、感觉环境的机会。
当触觉失调时,有可能造成他日后学习上的问题,例如:孩子会觉得学校制服穿起来身上有点痒,于是他上课就动来动去,总觉得衣服不对劲;触觉防御力太高的孩子,就是不喜欢旁边的同学碰到他,于是不停地注意旁人的动作,而没办法专心上课。
2,不许跑、不许跳,前庭觉出问题
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受伤,不肯让他们跑跑跳跳,整天就是要孩子坐着或是慢慢走,或是长期以来只安排看电视、看书、画画这些静态活动,结果造成孩子需要用更强烈、刺激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前庭系统,例如不停旋转、动来动去,长大后还可能会借飙车来满足速度的刺激。
一旦前庭觉失调,孩子上课时可能就会摇头晃脑、动来动去,不断打扰老师或同学,自己也没办法专心上课。
3,凡事妈妈代劳,本体觉出问题
很多父母什么事都帮孩子做得好好的,从小喂他吃饭,帮他穿衣服,帮他拿东西,使得孩子很少靠自己的身体去做事情、去感觉力度。
上学之后,可能会在学校走路撞到桌椅、拉开椅子时动作非常粗鲁、写字歪七扭八、拿个作业本慢吞吞等,因为孩子没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手脚,也不太会拿捏力量的大小,而且常因动作笨拙,被同学嘲笑或被老师责骂。陕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全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