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了的中医眩晕


  有位患者的自述很有意思:“我的手淫史也很长,大约有十几年了。25岁之前真的感觉没什麽,一星期两三次吧,可是一过28身体就感到明显的变化,浑身没劲,特爱睡觉,有时心惊,最明显的是注意力,好像很少能聚精会神。还有令人头痛的是我的眼睛玻璃体浑浊越来越厉害。”这就是典型的失精导致目眩的例子。

  对于这样心火独亢,肾精枯竭的病人,在温补的同时,还需要用些苦寒药黄柏、莲子芯之类清心火,固肾水,再用血肉有情之品、龟鹿胶、紫河车等等填补精血。最终完全解除目眩的症状。

  由于汉语同音词很多,比如“旋”的发音与眩相近,很多人再说眩的时候,心裡的意思就是旋转的旋。还有一个字是“炫”,是耀眼、灿烂的意思,与眩的意思正好相反,但是目前很多人在混用或乱用两个字。比如,一种防止炫目强光的后视镜,很多厂商经销商都自称是防眩目后视镜。一个是眼前发黑,一个是眼前发亮,贻笑大方。

  由于复合词的经常一起使用,近义词渐渐就变成了同义词,混淆了视听。比如“眩与“晕经常同时出现,导致人们忘记“眩的本意,并逐步曲解歪曲,把眩当成了晕。当然眩与晕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灵枢·大惑论》曰: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说的是邪气先入脑,导致头晕,头晕带动眼球后面的神经血管紧张拘挛,病人先会出现视物不清,接著就不能睁眼,一睁眼就旋转起来。

  《灵枢·海论》认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意思是说,脑髓空虚不足——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脑萎缩,经常会觉得头晕耳鸣,小腿发痠,眼前发黑,就像被蒙蔽住了一样,什麽也看不见。这裡很明显是把“眩”和“转”分开的,“冒”的意思是遮盖、蒙蔽,描述眼前发黑的程度。《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二十条云:“心下有支饮,有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冒眩”说的也是眼前发黑,如同被遮盖的感觉,类似于目前很多糖尿病人的眼底病的症状。

  《伤寒论》第八十二条曰:“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说的是在太阳病阶段,本身有发热恶寒的症状,用发汗解表的药发汗以后,症状还是没有缓解,病人仍发烧,自觉心下悸动,头晕目眩,肌肉抽动,走路头重脚轻,踉踉跄跄,总是要跌倒,这样的情况应该用真武汤治疗。

  《伤寒论》第六十七条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伏苓桂枝白术汤主之。”说的是吐下以后伤了正气精血,导致心口窝堵闷,病人感觉有逆气上冲,站起来的时候脑子发空,眼前发黑,脉象是沉紧的;这样的情况如果再发汗,就会导致病人不由自主地震颤摇摆,应该用温化水饮的苓桂术甘汤治疗。头眩,应该是包括了眼前发黑、头脑旋转两种症状。

  《外台秘要方》说:“假令瘦人,脐下有悸者,吐涎沫而癫眩,水也,五苓散主之。”翻译过来就是,病人很瘦,自觉肚脐下面主动脉跳动,嘴裡不断吐出黏液,神情沮丧,闷闷不乐,两眼发黑,视物不清。这是水毒在作怪,应该用五苓散温阳化水。后世很多医家把这裡的“癫”当成了“痫”,加上病人有吐涎沫的症状,就把它解释成癫痫发作;把“眩”解释为头晕,也是不恰当的,还是眼前发黑比较符合实际。同样,《伤寒论》第二六三条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其中的“目眩”也是视物不清的意思,与头晕无关。

  “晕”的本意是太阳、月亮周围的光环,后来泛指环绕运动、波动。做为自我感觉的症状而言就是起伏不定、旋转,古人形容为如坐舟车之上。西医认为与小脑共济失调以及内耳迷路水肿有关。中医认为晕是心神不定的一种表现,以实症居多,需去除扰心之邪,多是痰涎水饮。

  驱除痰涎、水饮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呕吐,其实人在晕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呕吐,这是天然的本能。胃中痰涎吐乾淨了,晕的感觉也就消失了。另外就是提前消化,上车船之前服用浓姜汤,或者在肚脐上敷贴生薑,按压内关穴,都是预防和治疗晕车的好方法。

  在临床上,我们一定要仔细询问、辨别患者的主述,确认其病症。因为很多人会把眩与晕混同,有的人会把晕与昏混同。晕是旋转,而昏是意识不清,而眩是视物不清。

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临床辨证治疗上,三者病机不同,病位有差异。而相应的治疗也完全不同,所以值得我们去较真、辨析。

新朋友可以点击最上方蓝字







































北京治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候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yf/4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