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颈3-5椎关节(尤以钩椎关节错位,致椎肌紧张或痉挛,刺激到颈动脉窦(位于颈总动脉在该处分支成颈外动脉(支配臉部血供)和颈内动脉(支配颅脑血供)在这分支部的颈内动脉部有个颈动脉窦,这是个颈动脉窦正常功能,是保证人脑休息或活动时的正常血压供应血液适量的功能,当受外力创伤或颈肌过度紧张刺激时血压会波动(生理性的),然人因颈部受伤或隨年龄增长而退变,因枕头过高过低或睡姿不良颈椎错位,无论骨性位移或肌筋紧缩而影响到颈动脉窦或中枢神经,导致血压异常升高者,因目前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椎关节错位尚未获共识)。故将这类高血压列为(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高血压。治脊疗法调理好中上段颈椎的紊乱后,改用牵引下正骨法牵引松解和纠正中下段颈椎和胸1/1-3,这类青中年人的血压异常多可痊愈的。
低头血压高抬头就好转这是颈源性高血压高血压与颈椎病,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病,竟暗藏瓜葛,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临床中发现,约有30%的高血压患者与颈椎病有关,俗称颈性高血压或颈源性高血压。 颈椎的退行性变一旦压迫或刺激颈部椎动脉及交感神经,会提升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进一步引起血压异常。因此,颈椎病可引起高血压,反之,高血压也可加重或提早颈椎病的发生。 对于长期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家庭中又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症状发作有类似颈椎病特点的患者,不妨先拍摄颈椎X光片或颈椎CT片,甄别是否有颈椎病。也可根据以下特点辨别出颈性高血压: 一、血压升高和降低与颈椎疾病发作症状同步。当病人出现颈后部疼痛、头痛或头晕等颈椎病症状时,血压升高;头颈部症状缓解后,血压亦随之下降。这一特点在发病早期尤为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此现象逐步减低。 二、在高血压发生之前,相当长时间内会出现低血压或血压波动的情况。病人表现出头昏、头晕、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 三、自身高血压对于降压药多不敏感,而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随着颈椎病情况的改善,血压基本趋于稳定。 四、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中,在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时,患者血压可下降20~30mmHg,治疗间歇期血压又会有所升高。 五、高血压与椎体不稳或脱位程度有关,即椎体脱位越大,高血压越严重,但与骨质增生程度不一定完全一致。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骨质增生或前纵韧带骨化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轻了机体异常增生物对于局部神经血管的影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