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最火的书,就是《秘密花园》系列。填涂色彩的过程令人痴迷,加上有心理专家分析,通过涂色能放松心情,使这本书备受追捧。不过这本传说中的减压神器近日遭到众多网友吐槽:整个涂色过程只会让你心惊胆颤,神经衰弱,整个人都陷入狂躁!你涂了几页了?
ACC悠:我熬夜到凌晨三四点涂这个,直接干眼症了啊啊啊,比我玩儿手机还要恐怖密涅瓦的夜猫子:其实这个减压在于过程,漂亮的图案,别致的配色,慢悠悠的过程,,,偏偏有些人拿消遣当正事,自控力弱,一发不可收拾,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长时间大量填涂,导致身心俱疲InsideMolly:这跟练字一样的。心烦了练几篇效果非常好。这你没事天天画颜色,感觉神经会高度紧张。隐语喵:人家是没事画两笔,到了咱这就成了想在朋友圈里提逼格的,没日没夜的赶工画都变味儿了,能减压才怪。婉爱美美:同办公室三人居然达成一致共识,此物非但不减压,一旦介入会形成新的压力,且数值较高。源宝贝儿儿儿儿:我一直就觉得想发泄还不如拿张纸,用笔想怎么画怎么画更解气,这个还要换笔换颜色,还有条条框框束缚着。找心的狮子:我看到别人买我就买了一个。以为就十几页,结果翻开以后吓死了,能累死,还不如我最近写书法呢心在台风眼:不要以偏概全,你这不要命的一直涂,能受得了嘛。健身过度也变成伤身了,没事画两笔根本不碍事。张钰良:只是大陆版的这本图书做得实在有点不敢恭维。。。。主要是装订方式和用纸方面,给用户留下的体验不是很好。寒H雪:本来就是消磨时间图一图,还能当作业完成它啊?又不是老师布置作业什么的,自己给自己压力当然人就有问题了。肖先森肖太太的幸福生活:看看是带着怎样的情绪去涂!我也买了,无聊时拿出来涂一涂,我感觉很兴奋很幸福。但我不会让这种兴奋变压力!涂是种快乐,等待成就的一种快乐,把它当压力和计划去涂就不是我张先生就是要烤小饼干这玩意儿能减压?!!看着真心烦躁,朋友圈卖这个我以为是小朋友用的呢……我靠,这么密集,我都不想再看第二眼。
奇妙欢颜:当然不减压啦!先是买笔买书等快递等得心焦——焦虑恐惧症。再是N色彩铅选颜色选得头晕——选择恐惧症。再是一笔画错回天无力恨不得自裁——逼死处女座。最后是发到朋友圈等评论三十秒刷一次——社交平台焦虑症。其实问题远不止焦虑恐惧症、选择恐惧症、逼死处女座、社交平台焦虑症那么简单!
这两天有媒体报道,一名女子熬夜涂书后,第二天醒来头晕恶心。医生检查发现,是她耳朵里的“石头”掉了。记者了解到,头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者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的状况,都可能引起“耳石”松动。
熬夜涂色,醒来头晕恶心据了解,20岁的杭州女孩小韩,迷上了《秘密花园》,暑假的一天晚上,她一直涂到凌晨2点多才上床睡觉。结果第二天醒来时,小韩感到头晕恶心,看到的东西都像电风扇一样不停转,坐着歇了一会儿也没有缓解。随后,医院做了CT、磁共振、抽血化验等各种检查,发现既不是高血压,也不是颈椎病。去耳鼻喉科检查后,才发现头晕的原因是患了“耳石症”,简单来说,是因为耳朵里的“石头”脱落,在内耳中游走导致眩晕。
“耳石”脱落会引起眩晕耳朵里居然会长“石头”,而且这“石头”还会脱落?很多网友都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邓毅。原来,这种“耳石症”,医学上名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人耳最深的部分是内耳,除了听声音,还有保持平衡的作用。”邓毅介绍,内耳上有囊斑,表面覆有一层耳石膜,因为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所以形象地称为“耳石”。不过,“耳石”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决定内耳平衡作用的,是里面的半规管毛细胞。”邓毅说,如果“耳石”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松动,甚至脱落,游走在内耳的封闭空间内,就有可能触碰到这些毛细胞产生刺激,从而影响毛细胞的平衡作用,让人产生眩晕的感觉。
邓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耳石症”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些人早上醒来后翻动身子,头部突然发生特定位置的偏向,导致“耳石”移动,从而感到头晕眼花,静下来以后好多了,再一动又会晕。
过度疲劳或长期低头,可能导致“耳石”松动耳朵里面长得好好的“石头”,为什么会突然掉下来,这又跟《秘密花园》涂色有什么关系?
邓毅表示,目前医学上对于“耳石”松动乃至脱落的机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这种病比较普遍,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中,30岁以下出现的概率很小。可能是因为这个女孩熬夜涂色,在涂色过程中,头部一直保持同一个姿势,导致中枢和小脑的供血不足,因而引发‘耳石’的松动不稳定。”长期过度疲劳的工作,也有可能引起“耳石症”。
此外,邓毅还提醒,随着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容易让头部维持同一个动作很久而不移动,随后突然一个扭头、仰头,发生头痛恶心的情况。
看书入迷?每隔二三十分钟起来动动在发现小韩是得了“耳石症”以后,医生让她在治疗床上坐好,接着是仰卧,随后身体在床上翻动……没有高难度的动作,几个来回后,她头晕的情况就缓解了。
邓毅介绍,这种“耳石症”在治疗方面并没有什么难度,如果不治疗,几个月内也会自动恢复。如果需要治疗,一般医生也都是采取以上手法进行复位治疗,通过一系列体位改变,让“耳石”回到它应该呆的位置。一般患者经过1-2次手法复位治疗,就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而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想要避免“耳石症”,医生建议,尽量保持身体处于活动中。“哪怕看一本书入迷,或者涂色涂上瘾,每隔二三十分钟还是应该起来换一个动作,扭扭脖子、动动身体,不要保持同一个动作太久时间。”
还有可能是睡眠不足诱发的“梅尼埃病”在采访中,邓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突然头晕眼花的原因有很多,另一种与“耳石症”同样常见的疾病,叫做“梅尼埃病”。这是一种以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疾病。发病时,会突然眩晕、耳鸣、耳聋,耳朵感到很胀,心率也发生波动,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这种病是因为内耳中产生的水过多,吸收的却过少,内耳发生了积水,刺激了耳蜗和前庭感受器,导致耳鸣、耳聋、眩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然而,产生积水的原因目前也没有定论,但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是梅尼埃病的诱发因素。
“低头族”隐患多当心患上耳石症(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春晚新媒体综合微博、现代快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春城晚报客户端首页,一大波本地新闻等你来,点击子菜单“读”“侃”“玩”三栏,海量内容,精彩来袭!!!↓↓↓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