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耳聋的特点


老年性耳聋的特点和预防

耳聋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是很高的。没有了声音,老年人的世界变得更加的无助,更加的寂寞了。

根据医学界研究表明,各种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味觉是从人体退化较快的器官。事实上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亦体验到“人上了年纪后会逐渐头发花白、耳聋眼花、满脸皱纹、思维迟钝”。应该指出,人们对影响老年人视力的白内障、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关心较多,对老年人耳聋问题却关心较少。

老年性耳聋的发生率究竟有多少呢?据疾病统计数据表明,老年耳聋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据美国卫生中心统计,65岁以上的人口中,听力减退者占72%;有些专家认为65岁以上的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而且,老年性耳聋发生年龄因人而异,一般是40岁以下的人听力是正常的,超过40岁以上的人高音听力开始减退,超过50岁以上的人低音听力也开始减退。但由于在起始阶段听力损伤轻,且为高音听力减退,因此并不影响人们语言交流,故人们自己并不觉得耳聋,随着年龄的增加,耳聋逐渐加重,人们才逐渐觉得患有耳聋疾病。

一般老年性耳聋最通常的症状是双侧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首先是高音听力下降,随后低音听力下降。其表现为患者首先听不到与日常生活无关的声音,如鸟鸣和虫叫声音,后逐渐对言语听觉不灵,在交流的言语声音时,需用手撑挡在耳后倾听。另外,当有人向他借贷时,他置若罔闻,而骂他时多听得清楚,这是因为借贷时都是低声,骂人时习惯用高声,所以患者借贷听不清,骂时又听见,往往客观容易被人误解为“装聋作哑”。

老年性耳聋的特点不仅是内耳退变,且中枢系统亦退变,因此患者不仅听力下降,且言语辨别力下降,并有“重振现象”。所谓“重振现象”就是“低音听不见,大声嫌人吵”的现象。当人们与患者低声对语时患者听不见,如对话者提高嗓门,患者又觉得是吵人。言语识别能力下降表现为患者常愿与熟悉声音的老朋友、老同事交谈而与陌生人对话时常所答非所问,在嘈杂声环境下常听不清楚。

老年性耳聋的另一症状是耳鸣。约60%老年耳聋患者会伴有蝉叫样耳鸣。初期为间歇性,只在夜深人静时出现,在白天工作时或人声喧闹处耳鸣会消失或显著减轻;随后可逐渐呈持续性,严重者往往耳鸣响得无法入睡,整天呈头昏、烦躁状态。耳鸣常常始于30~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到60~65岁时达于顶点,但此后即迅速下降。

综上所述,老年性耳聋不同于一般神经性耳聋,它不仅内耳退变,且中枢系统亦退变,所以其症状不仅有耳聋,又怕声音吵,且言语辨别能力也下降,多数人伴有耳鸣,精神上亦是很痛苦的。

最后应该必须说明,人体衰老是属于自然规律的现象,迄今尚无有效药物能治疗老年性耳聋。人们能做到的是预防、是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避免对听力器官的损害,如避免长期接触噪音,不用中毒性药物;在饮食上少食引起血脂和血糖升高的食物;在保健药物上服用营养神经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延缓听器衰老的过程,迄今为止,验配助听器是最安全有有效的方法。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白癜风哪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yf/9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