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头晕症状在很多疾病中出现,并且成为影响人们工作及生活质量的一大问题。引起头晕的原因很多,因此治疗方法也很广泛,笔者在近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头晕9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年1月至年12月,笔者共收治头晕患者98例。其中男36例,女62例;年龄22~63岁,平均42.5岁;病程2~19年,平均6年。随机分为A组35例,平均年龄42.6岁;B组32例,平均年龄41.8岁;C组31例,平均年龄42.2岁。
1.2病例选择98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且符合如下条件:①均有头晕眼花、昏昏沉沉、头重脚轻、步态不稳;②脑彩超提示脑血管痉挛、供血不足;③血压控制在60~90/90~mmHg;④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1.3A组采用天麻素0.6g联合盐酸倍他司汀2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ml中静脉滴注;B组单用天麻素0.6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mL中静脉滴注;C组单用盐酸倍他司汀20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ml升中静脉滴注。连续治疗7d观察疗效。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头晕眼花、昏昏沉沉、头重脚轻、步态不稳明显减轻或消失;好转:头晕眼花、昏昏沉沉、头重脚轻、步态不稳减轻;无效:头晕眼花、昏昏沉沉、头重脚轻、步态不稳与治疗前相同或加重。
2.结果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天麻素联合盐酸倍他司汀组疗效高于单用天麻组或盐酸倍他司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天麻素与盐酸倍他司汀药理毒理
3.1天麻素的药理毒理
药理实验表明天麻素可恢复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间的平衡失调,产生镇静、安眠和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急性毒性实验:小鼠口服或尾静脉注射天麻素,剂量用到5g/kg,观察3d,未见中毒及死亡;亚急性毒性实验:犬及小鼠给药4~6d后,经血液化验,对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无影响。血液化验测定对谷丙转氨酶、非蛋白质及胆固醇均无影响。用动物的心、肺、脾、肝、肾、胃及肠作组织切片镜检,未见细胞变性。以上结果表明,天麻素对造血系统、肝、肾功能及血脂均无影响。
3.2盐酸倍他司汀的药理毒理
盐酸倍他司汀为双胺氧化酶抑制剂,对心血管、脑血管,特别是对椎底动脉系统有明显的扩张作用,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全身血压,此外能增加耳蜗和前底血流量,从而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还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消除淋巴内水肿;能对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及降低动脉压,并有抑制血浆凝固及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能延长大白鼠体外血栓形成时间,还有轻微的利尿作用。
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显示本品有很好的耐受性,未见药物对脏器有毒性改变,毒副作用低。可见,天麻素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应用较单用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值得借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