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约有一亿45~59岁的高血压患者,由于这种疾病比较普遍,所以逐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一旦患上高血压是无法彻底治愈的,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治疗,在饮食方面还要多注意,不能吃容易让血压上升的东西,也要改掉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
出现4种现象,可能你已经高血压了,要及时测量血压值!
第一:头痛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伴有头痛的表现,多发在脑后和两侧的太阳穴,多数表现为反应迟钝或胀痛,少数患者会出现炸裂般的疼痛感。
第二:失眠
失眠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一大诱因,血压升高时容易让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导致植物神经失调,很容易失眠。
第三:耳鸣
患上高血压后,患者内耳部位的动脉很容易发生硬化跟痉挛,然后引起供血不足,致使听觉神经退化,引发耳鸣。
该病所引起的耳鸣主要表现为耳朵有嗡嗡的响声,这些声音的持续时间较长,且断断续续。
第四:肢体出现麻木
血压一旦升高会直接影响四肢的供血量血压,上升后容易让患者血管的收缩能力出现紊乱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血管硬化问题,时间久了不仅容易让身体患病,也容易出现局部肢体麻木的感觉。
不仅表现在手指、脚趾出现麻木,还会使皮肤下层出现麻木感,这些部位都是常见部位。
新血压标准已公布,不再是/80,你的血压或处于正常范围
可能还有一部分人一直把血压的标准值认为是/80mmHg,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他们也一直把这个标准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
根据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年新血压标准数值应该为10/85,如果血压在这一范围之内都属于正常标准,那么你就不算高血压。大家参考一下吧。
近日,国际高血压学会在最新发布的高血压标准中,将血压标准分为四类:
第一类:正常血压<10/85mmHg
第二类:正常高值血压10~19/85~89mmHg
第三类:1级高血压~/90~99mmHg
第四类:2级高血压≥/mmHg。
血压偏高的人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血压?
科学饮食
患上高血压后要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量,过多摄入高盐类食物容易出现水钠滞留的现象,导致身体水肿,血压升高。
还要严格控制糖分和脂肪含量的摄入,因为高血压很容易导致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出现,高血压患者平时要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如黄瓜、洋葱、木耳、猕猴桃等,还要适量喝绿茶,可以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
服用降压药物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5类降压药,应在医生帮助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控制好情绪
高血压人群一定要将个人情绪控制好,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导致交感神经过于兴奋让血压出现严重的波动性,让血压快速上升。
如何测量血压才准确?
首先选择一台测量准确的血压仪器。
血压计袖带的大小,至少要覆盖测量上臂的三分之二。
在测量前应该至少静坐五分钟之后,平复心情再测量。
测量时最好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出右上臂,上臂要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结语:出现了高血压的现象,大家除了坚持服用药物之外,在平时也一定要注意饮食,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水平,多吃一些高钾低钠的食物,如果出现了异常要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