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驱虫,是养猫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关于猫咪驱虫,铲屎官们经常有很多疑问,比如猫咪一定要驱虫吗?理由是什么?怎样科学驱虫?想知道关于猫咪驱虫的小知识,以下知识点请认真阅读哦!
猫咪一定要驱虫吗?
答案是大大的YES!
首先,不论是多大的猫咪,出没出过门的猫咪,都一定要驱虫!因为刚出生的幼猫,有可能通过母体内胎盘感染到寄生虫,或在哺乳时被感染,最常见的有蛔虫、钩虫等。
如果不及时驱虫,猫咪可能表现出各种病症:如呕吐、食欲不振、消瘦、发育迟缓、腹泻,严重时可能会死亡。
总的来说,猫咪驱虫应从出生后就开始做。一般幼猫出生后6~8周开始第一次驱虫,每月体内体外驱虫一次。
寄生虫的那些事儿
从阳台的花盆,门口的地毯,外来客人的鞋,主人的裤脚……这些地方都隐藏着“潜伏”的寄生虫。寄生虫有很多种,分为体外和体内两种。
1.常见的猫咪体外寄生虫:
跳蚤:靠吸食猫咪的血液为生。多发季节是春季和夏季。跳蚤叮咬过的地方皮肤会发红、发肿,引起过敏性皮炎,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脱毛、皮肤化脓等临床症状。跳蚤属于人畜共患疾病,是可以传播给铲屎官的!
蜱虫:蜱虫吸血能力强,种类超过种。生长周期历经卵、幼蜱,若蜱直到成蜱,每个成长阶段都在寻找和侵入宿主,并从宿主身上吸血进食。
耳螨:也叫耳疥虫,是犬猫常见的外耳道寄生虫。多数情况寄生在耳道,少数情况也会出现在头部、颈部和尾部。感染耳螨的皮肤会有严重的瘙痒和局部过敏反应。耳道内会有黑色蜡样偏干的分泌物,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耳血肿,甚至会出现中耳炎、内耳炎或听力下降。猫咪的表现是经常挠耳朵或甩头。
2.常见的猫咪体内寄生虫
蛔虫:是猫咪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属于人畜共患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母猫通过胎盘或是乳汁把蛔虫传播给幼猫。另外一条是如果幼猫生活在已经污染的环境下,误食蛔虫卵或蛔虫,也会使其感染。蛔虫经常引起幼猫的腹围增大,食欲下降,体重下降,呕吐,先腹泻后便秘等情况。
科学驱虫很重要
选择合适的驱虫药,按时驱虫,是科学驱虫必不可少的两步。
由于每种驱虫药的侧重点不同,最好选一种能防大部分寄生虫的驱虫药,重点注意是否覆盖猫咪体内外常见寄生虫:消化道寄生虫(蛔虫、钩虫等);皮肤病寄生虫(跳蚤、虱子、蜱虫、耳螨);循环系统寄生虫(心丝虫)。
像妙宠爱这种内外同驱的驱虫药就能满足需求,它可以内外同驱7种寄生虫:跳蚤,蜱虫,耳螨,虱子,蛔虫,钩虫,心丝虫,囊括了大部分常见的寄生虫。
另外,妙宠爱击杀寄生虫起效快,因为它是最新一代异恶唑啉类驱虫药,也是第一款中国上市的异恶唑啉类猫用滴剂。它结合原本大宠爱的有效成分,做到了赛拉菌素和沙罗拉纳双效合一,驱虫快速有效,特别对于跳蚤/蜱虫/耳螨的治疗效果十分优秀。
另外,驱虫药用量也十分关键,用药前一定要根据猫咪体重使用合适的剂量。妙宠爱考虑到这一点,特意细分了3种剂量,更方便猫咪主人选择和使用。滴剂的设计操作简单,吸收快不油腻,非常方便。
对待驱虫,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为了保障猫咪的健康,无论猫咪体内外是否有寄生虫都要定期为它们驱虫。选择妙宠爱这样内外同驱的安全高效驱虫药,不仅能够有效守护猫咪健康,铲屎官也能安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