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新闻:孩子不会跳绳,无法通过入小学考试,家长着急到生病…
的确,跳绳在我们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一项运动,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却是一项大难题。
跳绳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要求动作、技巧的运动,需要四肢、手脚、腕、肩的相互配合。
跳绳跳得好,说明孩子的平衡感、敏捷度、节奏感、耐力和爆发力都不会差。
难怪跳绳已被列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考核的重点项目。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不会跳绳呢?
大脑双侧化不良
人的大脑皮层功能是高度专责化的,从机能上划分,可以分为为感觉区、运动区及联络区。不同的部位负责人体的不同的功能。
比如运动控制区就主要控制人体运动相关的神经活动,语言区就控制人类进行思维和意识等高级活动,并进行语言的表达。
也就是说大脑对人体各项机能的控制是相互独立的。但这种独立并不是一出生就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儿童的发育而不断分化,这就是大脑双侧功能分化。
而皮层各感觉区之间和重叠部位,具有联络、综合作用的结构和机能系统,就组成了大脑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区——大脑皮层联合区。
大脑皮层联合区不直接同感觉过程或运动过程发生联系,它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各感觉区之间的活动,整合来自各感觉通道的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储存。因此被称为“保存信息、接受加工”的联络区。
而我们说的大脑功能双侧分化不全指的就是大脑皮层联合区功能不成熟,造成前期形成的各控制区不能很好协调运作。
大脑双侧分化不全时,即使身体感官已经接收到某种感觉刺激,但因为皮层联合区的神经网络连接不足或组织受损,脑部各功能区仍然无法对感觉信息做出正确的辨别、整合、理解,当然也无法及时发出适当的动作指令予以回应。
大脑双侧分化不全会使大脑下达到神经末梢的指令不能清晰,从而导致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身体,用力不当,体能会很快消耗掉,因此容易乏力。
所以,如果孩子大脑双侧化不良,孩子在跳绳时,本来只需要腿部用力,但是他们却会头、脖子、手臂甚至嘴都用力。就会特别不协调、特别容易累,也就不容易学会跳绳了。
·如何训练?
要对大脑双侧功能分化不全的儿童进行训练,主要分两个阶段:
6岁之前:让孩子尽可能多地爬行
6岁之后:辅助双侧训练运动
1、脚踏车
孩子在练习时,可以用脚踩着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像踩脚踏车一样随意前进或后退,可以促进大脑对左右腿部肌肉的控制,从而促进大脑双侧分化。同时脚踏车还可以刺激前庭觉发展,建立本体感觉。
2、手脚交叉互触
我们的大脑是左半球控制身体都右边,右半球控制身体都左边,我们可以通过用右手碰左脚,左手碰右脚都训练,加强大脑对身体都控制,从而促进大脑双侧功能分化。
前庭觉不良
前庭器官是指内耳迷路中除耳蜗外,其余的三个部分(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
当我们身体进行旋转或直线变速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包括正、负加速度)会刺激三个半规管、椭圆囊或椭圆囊中的感受细胞。
当头的位置和地球引力的作用方向出现相对关系的改变时,就会刺激球囊中的感受细胞。
这些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沿第八脑神经的前庭神经通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相应的感受和其他效应。
因此,前庭对我们感觉处理和运动控制起着支持作用。
前庭刺激引发肌肉张力提高,带动肌腱、韧带、骨骼与关节做出平衡动作,并维持姿势。
前庭平衡觉与动觉的信息整合,掌握四肢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形成有意义的身体知觉。
所以,如果孩子前庭觉发育得不好,就会影响孩子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肌肉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也就很难学会跳绳了。
·如何训练?
1、趴地推球
趴地推球是手臂抬举,通过大脑的精细控制球反弹的力度,而球的反弹迎面而来,可以给前庭感官带来强烈的刺激,从而促进前庭功能的发育。
练习方法:拿皮球,距离墙30-50厘米,身体趴在地上,双臂和头抬起,不要碰地,对墙对球弹回,每天坚持10-15分钟,也可以分组练习,如果开始做的不是很好,可以先从3分钟、5分钟、10分钟循序渐进的进行。
2、大龙球
大龙球的移动,带动空间的变换,加速度的改变,调动前庭功能和感受和处理能力,从而刺激前庭系统的发育。
训练方法:让孩子趴在大龙球上,孩子的头抬起,父母抓住脚腕,轻按肩部,随着大龙球的上下移动,然后变换姿势,让孩子转身面向父母相同的方法,每次10-15分钟。
那在给孩子进行感统训练的同时,如何帮助孩子练习跳绳呢?
★第一步:空手跳,训练节奏感家长可以和孩子面对面,一边拍手,一边说“一二三”,一边随着节奏双脚跳,反复数次。★第二步:空手模仿跳绳动作按照上一步中的节奏,家长可以在孩子身后,拉开他的双手,让他的双臂模仿跳绳空摇,同时,配合双脚的跳动。★第三步:带着孩子一起跳绳让孩子站在家长身前,家长摇绳,一边念“一二三,跳”,一边带着孩子双人跳,让孩子体会双脚离地、绳子从下面滑过的感觉。★第四步:单手拿绳跳让孩子一只手握住绳子的两头,按节奏双脚跳,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起,可以左、右手交替拿绳跳。★第五步:双手拿绳跳经过之前的训练,现在可以让孩子:两手握绳柄,绳垂在身后;由后向前摇绳,双脚随着绳的摇动迅速跳起,感觉到绳子从脚下滑过。
最后给大家附上最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一年级学生的要求,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