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仙课堂丨女性疾病的良药


医院订阅哦!

蒲黄

止血;祛瘀;利尿

—蒲黄

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为香蒲科植物长苞香蒲、狭叶香蒲、宽叶香蒲或其同属多种植物的花粉。

炮制方法

1、生蒲黄:揉碎结块,过筛。

2、蒲黄炭:取净蒲黄,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棕褐色。

生理特性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性味:

甘辛,凉。①《本经》:味甘,平。②《本草正》:味微甘,性微寒。③《本草汇言》:性凉,炒味涩。④《要药分剂》:味甘辛,性平,无毒。

归经:

入肝、心经。①《纲目》:手、足厥阴血分。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阳、太阴,足阳明、厥阴。③《药品化义》:入脾经。

孕妇慎服。①《本草衍义》: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极虚人。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生用。③《本草经疏》:一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

止血;祛瘀;利尿。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①《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②《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③《日华子本草》:治(颠)扑血闷,排脓,疮疖,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坠胎,血运血癥,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

④《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

⑤《本草经疏》:治癥结,五劳七伤,停积瘀血,胸前痛即发吐衄。

⑥《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于创伤,湿疹。

⑦《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瘰疬。

治妇人月候过多,血伤漏下不止:蒲黄三两(微炒),龙骨二两半。艾叶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米饮下,艾汤下亦得,日再。(《圣济总录》蒲黄丸)

治产后血不下:蒲黄三两。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梅师集验方》)

治产后心腹痛欲死: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为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局方》失笑散)

催生:蒲黄、地龙(洗去土,于新瓦上焙令微黄)、陈橘皮等分。各为末,如经日不产,各抄一钱匕,新汲水调服。(《证类本草》)

治坠伤扑损,瘀血在内,烦闷者:蒲黄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塞上方》)

治吐血、唾血:蒲黄一两。捣为散,每服三钱,温酒或冷水调。(《简要济众方》)

治肺热衄血:蒲黄、青黛各一钱。新汲水服之。或去青黛,入油发灰等分,生地黄汁调下。(《简便单方》)

治鼻衄经久不止:蒲黄二、三两,石榴花一两(末)。上药,和研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治膀胱热,小便血不止:蒲黄(微炒)二两,郁金(锉)三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粟米饮调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蒲黄散)

治卒下血:甘草、干姜、蒲黄各一分。三物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僧深集方》蒲黄散)

治舌胀满口,不能出声:蒲黄频掺。(《本事方》)

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蒲黄一分,露蜂房一分(微炙),白鱼一钱。上药,都研令匀。用少许酒凋,敷重舌、口中疮上,日三用之。(《圣惠方》蒲黄散)

治聤耳出脓:蒲黄末,掺之。(《圣惠方》)

治耳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入。(《简便单方》)

治脱肛:蒲黄二两。以猪脂和敷肛上,纳之。(《千金方》)

治阴蚀:蒲黄二两,桐皮二两,甘草二两。凡三物,捣筛,粉创上。(《令李方》蒲黄散)

治丈夫阴下湿痒:蒲黄末敷之。(《千金方》)

关键词:膳食

止血祛瘀

蒲黄青菜粥

缓解痛经

蒲黄炒鸡蛋

增强免疫

蒲黄龙骨汤

止痛通血

蒲棒牛肉

调理经期

粉蒸蒲黄叶

小药仙提醒您,蒲黄药用性强,食用前请遵医嘱。勿盲目用药,适得其反。

(科普来源:中医药网图片部分取自网络)

赞赏

长按







































白斑风
陕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zl/8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