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开旭,陈太生,王巍,刘强,温超,李珊珊,韩曦,林鹏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年Bárány首次报道该病,认为与内耳的耳石器病损有关。年Dix和Hallpike完善了BPPV的定义,总结其五大特征并提出完整的后半规管管石症(PSC-Can)确诊检查方法。BPPV作为最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其嵴顶结石症(Cupulolithiasis)和管结石症(Canalithiasis)的发病机制学说已经获得共识,基于该学说建立的BPPV诊断指南和各种耳石复位方法使大部分患者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迄今为止,各种指南对于BPPV眼震的描述都是基于肉眼观测。随着BPPV临床诊疗工作的深入开展,其眼震特征及产生机制、耳石的客观定位诊断等相关研究逐渐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