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说话的人为何不觉得自己吵原来是耳朵关


有时候在公共场合会遇到尖叫的小孩或者是大声说话的人,你一定觉得很刺耳,但为什么那些人不觉得自己吵?其实除了不介意别人眼光的强大心理素质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大声说话前,人类的身体能提前关闭自己的耳朵。

《健康时报》近日摘编「知乎」专栏「把科学带回家」的文章,内容在探讨为什么有些人大声说话却自己不觉得吵。文章首先指出,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耳朵听见声音的过程是,耳廓捕捉声音,传到耳道带动鼓膜振动,三根听小骨将振动传导到耳蜗,在耳蜗里声音从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送给大脑处理,听见并且理解声音。

文章说,当耳朵听到一个巨大的噪音时,两只耳朵中耳道的镫骨肌就会发射出「有噪音来袭,要保护主人」的信号,于是这块肌肉一收缩,传到内耳的能量就大幅减小,防止内耳受损,这个过程叫做镫骨肌反射,也叫中耳肌反射。「所以说,耳朵是非常聪明的器官,能在声音很大的时候『关闭耳朵部分功能』,达到保护耳朵的作用。」

那么,多少分贝时人会被声音吵死?文章指出,一般来说,声音在20至40分贝大约是耳边的喃喃细语,在40至60分贝属于正常的交谈声音,而超过90分贝就会损害听力神经,如果待在至分贝的空间内,可能一分钟就会暂时性失聪。

文章进一步解释,为了不被吵死,当声音的分贝在85时,耳朵会启动中耳肌反射。另外,当人准备要说话或者吃东西时,中耳肌反射也会提前发生,能够把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减少约15分贝。

有关小孩子的尖叫,文章也特别解释,5岁以前的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没有大人好,尤其是对比较高的音,5岁孩子要比成人再提高20分贝才能听清楚,所以当成年人觉得已经很吵的时候,小孩才觉得刚刚能听清楚,这就是为什么小孩不会被自己的尖叫吵死的一大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j/11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