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研究]
7.山东省滨州医学院刘孟安等报道运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例。①针刺:常规进针,针刺百会时采用横刺法,沿督脉向后平刺,进针0.8寸左右,捻针时稍用力加压以加强针感,使患者头部有沉重感;针刺外关时直刺1寸左右,使针感向肩背方向传导:针刺太冲时采用斜刺法,进针0.5-1寸,使针感沿足厥阴肝经向上传导。手法采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对虚实不明显者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留针15分钟。②颈椎平复推拿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其后,用拇指推法、揉法,三指捏法、拿法,在颈部两侧交替应用,重点推拿患侧及患椎,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然后一手托患者下颌,一手托患者枕部,向上垂直牵引颈椎1-2分钟。③椎拿风池法:患者俯案坐位,医者以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对拿两侧之风池穴,向内、向上用力,动作由轻到重,速度不宜过快,在拿法中参以按揉法。本穴感应较强,用力不可过大,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次推拿10分钟左右。④结果:痊愈97例,显效28例,有效28例[中国针灸,;(4):]。
8.医院吴鞠卿报道运用拔罐加TDP治疗颈性眩晕例。①方法:患者坐位,略低头,前额靠枕,尽量放松颈部,先用TDP照射30分钟,再用0.5%碘伏消毒后颈部,以七星针叩击,微出血后根据形体胖瘦,选择合适的竹罐,一定要用火罐(勿用机械真空),且负压要大,隔2分钟拉罐1次,15分钟后启罐,用干药棉揩去血液,并嘱做颈椎操锻练(主要用头来写“米”字)。②结果:痊愈78例,显效65例,有效19例[针灸临床杂志,;(2):49)。
9.河南中医学院王民集等报道运用耳穴贴压配合百会、风池穴针灸治疗颈椎眩晕76例。①耳穴贴压:取耳穴肝、肾、内耳、颈椎、神门、枕、皮质下。常规消毒耳郭皮肤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在耳穴上,用手指按压胶布,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按压5分钟左右。隔日贴压1次,两耳交替。②针灸:百肩会穴选28号1寸毫针,针尖向后横刺0.5-0.8寸;风池穴选28号1.5寸毫针,针尖向鼻尖斜刺1-1.2寸,得气后均行平补平泻手法,再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③结果:痊愈60例,好转14例[中医正骨,;(9):41]。
10.湖医院李海萍报道头针体针并用治疗颈性眩晕78例。①方法:取双钡0颞后线和颈部夹脊穴。用2.5寸毫针,针与头皮呈30*左右夹角,从率谷穴进针,将针快速刺入头皮下,指下感到阻力减小后使针与头皮平行达到曲鬓穴,捻转使针感至;颈部夹脊穴按痛点取2个,使针尖直达颈椎两侧小关节囊区,当针感向双上肢传导即可,用中频连续波刺激,分别用导线连接右侧头针与左侧体针,右侧体针与左侧头针,得气后留针50-60分钟。②结果:痊愈48例,好转29例[颈腰痛杂志,;(4):]。
11.医院胡大文报道运用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30例。①牵引:采用颌枕吊带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坐位时头稍前倾15°-20°,重量从4kg开。始逐渐增加,以有效而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次15-20分钟;用程控自动间歇牵引,牵引5分钟,间歇1分钟。②头针:取双侧晕听区,仰卧位,以1.5寸毫针,钊·与头皮呈30°角刺入头皮下,快速捻转,每分钟次左右,行针3分钟,留针5分钟,反复进行3次后出针。③结果:痊愈21例,显效8例,有效1例[陕西中医,2;(2):]。
12.医院张策平报道运用化脓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28例。①方法:患者端坐,先取百会穴,剪去头发少许,将艾绒搓紧成麦粒大小艾炷,
放在穴位上点燃,待艾炷燃尽前,用压舌板按压灭火,然后再在原处放艾炷施灸,一般艾炷壮数为单数,每次最少11壮,最多19壮,使患者头部有温热透达之感,之后在百会穴处擦抹姜汁、葱汁以促其化脓,如无反应,再补灸1次,以达其效力。同时配合针刺双侧C{3-7}夹脊穴,每次选4穴,以0.35mmx40mm毫针针刺0.8-1.0寸,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②结果:临床治愈23例,显效4例,好转1例[上海针灸杂志,;(8):17]。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务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