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惊蛰”,字面上的意思是包括虫子在内的生物,都因天气回暖而蠢蠢欲动了,而在中医里,则代表我们的身体,开始进入肝所主的季节了。
春季谨防“肝风内动”前几天,我连续接到了三个朋友的电话咨询,他们居然遭遇了同样的“毛病”:头晕!
仔细问了症状之后,他们都是早上起来,莫名其妙的就开始头晕,看什么都转,因为突如其来,他们还以为自己得了重病,赶紧来咨询我。
就是因为看什么都转,又发生在初春,我才放心大胆地安慰他们:不是大病,是负责身体平衡的内耳出了问题,很有可能是“耳石症”。果不其然,在医院明确诊断后,用了止晕药,很快就恢复如常。但我还是嘱咐他们,还要用中成药“养血安神颗粒”和“天麻钩藤颗粒”来维持几天,前者养血治本,后者息风治标。
之所以这样的晕容易在春天发病,是因为春天万物复苏,人体也开始从静到动,既往的平衡被打破,原本血管弹性低的人,很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的问题,轻的很常见,就是白天也想睡觉的“春困”,严重一点的就是这种看什么斗转的“内耳性眩晕”,再严重的就是可以致残的脑中风。
每年3、4月份,都是脑中风高发的季节,就是因为这个季节,肝风容易扰动,所有的眩晕、震颤、瘙痒、抽筋乃至严重的中风偏瘫,精神失常,因为发病迅速变化快,和自然界的风很像,都被中医归结为“肝风内动”。
中医的肝,不是西医的肝脏,中医的肝在五行中属木,所以像树木一样,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肝,具体到身体里,器官功能的顺畅、和谐,就是中医肝负责的。所以中医讲:“肝苦急,食甘以缓之”,意思是,肝是最怕不条达,最怕拘急委屈的,要及时吃甘味的药物来缓和肝气,防止肝风内动。
吃什么能防止“肝风内动”?中医的甘味,不等于甜味,缓和肝气绝对不是多吃糖的问题,甘味是中医对药性的总结,甘味的药物多是能养血的,比如阿胶、当归,枸杞,桂圆,黑芝麻,它们通过养血来保证肝这个木的滋养,不至于因为缺水而干枯,不至于因为血虚而生风。
反过来说,一个人原本就血虚的人,“惊蛰”之后,更容易出现眩晕,抽筋,瘙痒,血压升高,身体震颤性疾病,乃至精神疾病,他们更需要提前养血预防。
中医血不等于西医的血液,中医的血包括了血液和身体的用血能力,现在人营养好,贫血的很少,但血虚却比比皆是,因为不贫血,但缺少用血的能力,而这,不可能通过输血和补铁来改善,必须通过补血的中药。
因为补血的中药可以提高身体的用血能力,用血能力提高了,才会脸色红润,皮肤滋润,不再头昏眩晕瘙痒,抽筋减少了,血压下降了。这些在中医看来,是血足以柔肝,水足以涵木的结果,如果去西医查血,他们的血色素未见得有变化,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就是因为身体的用血能力提高了,不像以前,虽然不贫血,但用血无能的身体,始终是捧着金碗要饭。
END
佟道3·8女神节,明星单品低至8折
佟道与东阿阿胶合作研发半年,期待已久的阿胶膏即将上线!
3月7日开启,敬请期待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给我
你也越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