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近几年教育界最大的事件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那么医疗界最大事件莫过于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双中心”设置。
“双中心”建设是国家遴选出一批专医院、医院,致力于打造医学学科高峰,提升学科整体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重任。可以说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代表着国家医疗技术的最高水平和学科前沿。
自年原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以来,医院无不以争创“双中心”建设为主要内容。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完成设置了12大国家医学中心,分别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
那么这些国家医学中医院设立?总共有22家医院为依托单位,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医院
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医院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医院、医院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医院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医院、医院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医院、医院、浙江大医院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医院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医院数量还是强弱分明的,其中以北京居首,总共12席,占一半有余。其次为上海,强势上榜5席,差不多四分之一。合起来北京、上海占到17家,可谓是优势尽显。最后5席分别由广州、武汉、杭州、成都、长沙分别各得1席。
还有很奇怪的一点是,我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上海交通大医院医院悉数落选,无缘国家医学中心名单。医院比综合是无与伦比,但在某一学科方面,有时候确实不好跟一些医院、医院穷全院之力打造一个学科比较。
如广州医院除了呼吸科跟钟南山院士,确实无法跟区域内医院、医院、医院比较。
另外在名单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医院、医院均获批有2个国家医学中心,获得1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都是千里挑一,何况两个,医院和医院强大的学科实力。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答案其实很明显。
我们知道,办医必办学,医院必须依附于一流的医学院。所以,这22家医院无不是一医院,虽然医院、医院医院,但是为卫健委直管,与卫健委直管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中实力最弱的广州医科大学,也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入选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可惜的是首都医科大学为什么会落榜“双一流”建设呢?要知道首都医科大学可是有5医院为国家医学中心依托单位,为各大高校之最,可谓是“双中心”建设中的最大赢家,重要性超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
“双中心”与“双一流”可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都医科大学无缘“双一流”,却在“双中心”大获全胜,只能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