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作为人类最憎恨的生物之一,竟然来自2.5亿年前的三叠纪,是基本上与恐龙同代的动物,属于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
蟑螂生命力极为顽强,有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曾下过这样的定论:假若全球爆发核战争,在影响区内只有蟑螂能够继续存活。
而蟑螂传播疾病的能力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只是它不像老鼠、蚊子等的危害那么直观,但我们千万不能大意蟑螂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提到蟑螂,南方的朋友们对它可谓是“恨之入骨”。
但是,如果家里有孩子,一定不能见到蟑螂以后就简单粗暴的踩死!
这不是一个特殊的案例,不懂打蟑螂,你可能也随时会中招!
就在前不久,邻居小李的孩子本来在家里好好的,突然就发高烧40度,咳嗽和腹痛,小李和她老公急死了,医院去。
肺炎?肺结核?各种检查做过,都不是。
但就是高烧不退,咋回事?
最后实在没有定论,就上了胸部CT。
竟然看到孩子肺那里,有卵圆形的虫子,虫子一端的鞭毛不停地摆动着……
天呐,肺里咋会有虫?是啥虫?
还是活的……
来不及猜测,最后赶紧上了呼吸机辅助,同时抗感染治疗。
确诊的结果:这些虫竟然和蟑螂有关。
这个肺里出现的虫,叫作蠊缨滴虫感染。
——这蠊缨滴虫,原本是寄生在蟑螂肠道里的,当把蟑螂拍死,蠊缨滴虫虫卵就进入空气里,孩子总坐在地上玩,在地上手脚并用,这虫就吸进肺里,吃到嘴里……
也就是说,如果在孩子面前,你踩死蟑螂,虫卵就有可能进入到空气传播进入——肺!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蟑螂这种生物。
令人痛恨的“小强”为什么那么强?蟑螂种群庞大,繁殖能力强。即使杀死90%,剩下10%也能繁衍后代。雌性蟑螂一生只需要交配一次,就可以一直生出小蟑螂。部分蟑螂不需要交配,也可以直接产下后代。
蟑螂产卵的数量很可观。一只德国母蟑螂,在温湿度合适、食物来源很丰富的情况下,一年可以形成大概万只蟑螂的庞大家族。
蟑螂的卵荚对卵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一般杀虫剂都伤害不到它。荚中含卵数可达50多粒,卵期28-90天。
此外,蟑螂食性广泛,能抗饥饿。人类吃的食物它喜欢吃,人不能吃的它也能吃,比如浆糊、纸张、肥皂、皮革等。即使在无水、无食的情况下,雌性德国小蠊还能活12天。美洲大蠊在有水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存活个月。
为什么大部分人类都很害怕蟑螂?除了心理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除了心理上的原因外,还有一些生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人类都很害怕蟑螂:
1、运动方式:
蟑螂以其快速、突然且不规律的运动方式而闻名。它们能够快速爬行、迅速逃跑,并且擅长在狭小的空间中穿行。
这种快速而突然的运动给人一种不可控制和不可预测的感觉,增加了人类对蟑螂的恐惧。
2、外观特征:
蟑螂具有扁平的身体、长触角和黑暗的颜色,这些特征使其看起来与常见的昆虫不同。
它们的外观被认为是一种潜意识的警示信号,让人们产生恐惧和厌恶的感觉。
、接触传播疾病:
如前所述,蟑螂被广泛认为是疾病传播的媒介。人们对蟑螂的恐惧也与其潜在的健康威胁有关。
这种恐惧可能是人类对自身安全和健康的反应。
4、社会和文化因素:
人们对蟑螂的恐惧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在某些社会中,蟑螂被视为不洁净、污秽甚至灾难的象征。
这样的观念可能通过故事、媒体和传统习俗传递,并在个体层面引发恐惧。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对蟑螂的恐惧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有些人可能没有或只有轻微的恐惧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对蟑螂的存在产生极度的恐惧和厌恶。
这种恐惧情绪的程度可能受到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里这么干净为什么还有蟑螂?真相原来在这里1、从外面购买食材或者家具等外带进来的蟑螂卵鞘,一只雌虫少则可产10多个、多则可产9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中,少则可孵出10只、多则可孵出50多少小蟑螂,这同蟑螂种类有关。
2、上下或者同层邻居家里卫生不合格,蟑螂跑到你家遛弯来的。
、家里下水道附近钻进来的,比如洗衣机排水口的下水道,水池附近或者厨房、卫生间管道上来的。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家里蟑螂的入侵途径,发现一只蟑螂家里大概还有多少只,分几种情况:
一、这是进到你家的第一只蟑螂,刚进来刚好被你发现了,这时你家蟑螂数量就是1只。
二、进入你家的是一只带卵的蟑螂,已经在你家产卵孵化出来了,这种情况家里可能有0-40只,因为一个卵就能孵化0-40只,你只要看到了一只,那它就还有0多个兄弟姐妹。
三、蟑螂已经在你家生存了很长时间了,因为蟑螂白天一般不出来,晚上才会出来觅食,所以你很难发现它,这种情况数量就不一定了,只要在家生存半年以上一两百只是一点不夸张的。
千万不要踩蟑螂,小心变成一个无情的蟑螂孵化机器!曾经就有生物学家猜测,如果有一天地球遭遇毁灭性打击,蟑螂是最有可能存活下来的生物。
所以想踩死蟑螂绝非一件易事,有时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估的麻烦。
1-蟑螂身上携带大量的病菌
能够历经亿万年而不灭绝,蟑螂已经练就一身百毒不侵的本领。
据科学研究表明,蟑螂身上携带几十种属的细菌或病毒,包括常见的大肠杆菌、脊椎灰质炎等多种病原体,其分泌物和粪便中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
有时候,我们将没吃完的面包或馒头放置一夜后,第二天会发现面包和周围会有碎屑散落一地,还伴有黑色的异物。
对于这样的食物,千万不要再食用,因为这很可能是被蟑螂偷吃过留下的现场。
蟑螂在进食时,通常边吃边嚼边排泄,在啃食食物的同时,将很多细菌和病毒留在食物上。
虽然这些细菌和病毒对蟑螂没有任何作用,可一旦传染到人的身上,就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
正因如此,有些人称蟑螂为“移动的传染源”。
如果看到蟑螂,非要忍不住上脚去踩,无论是踩死还是没踩死,你的脚上都会沾满细菌。
这个时候,你还若无其事地在房间里随处走动,将细菌带到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被细菌感染的风险。而与踩不踩蟑螂相比,后者带来的影响明显要更严重一些。
2-踩死蟑螂后虫卵依然存活
蟑螂属渐变态类昆虫,一生会经历虫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雌性成年蟑螂,只要交配一次,即可终生产生受精卵,这就像个蟑螂机器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生产小蟑螂。
而美洲大蠊,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最多可以产下只卵囊,这个数目已经十分惊人。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蟑螂的一个卵囊可以分化出15枚卵,如此一算,蟑螂一生要产下只后代。
这样计算下去,不敢想象一窝蟑螂到底会繁衍多少只小蟑螂出来。
而蟑螂的顽强并不只体现在成年蟑螂身上,就连虫卵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如果被踩死的蟑螂是雌性蟑螂,其体内的虫卵很可能并没有被踩死,或者说很难完全踩死。
这些侥幸存活下来的虫卵随着你的拖鞋和前来分食同伴的蟑螂的牵扯,分散到各处。
用不了几天,这些虫卵就会破壳而出,发育成新的蟑螂若虫,然后在你的房间里继续生活下去。
而你也在无意间助长了蟑螂的繁殖,真是弄巧成拙。
家长注意,娇嫩的娃娃受蟑螂影响极大!很多宝妈都会都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