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央广网北京3月3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今年的3月3日是全国第24个“爱耳日”,也是第11个“世界听力日”。担起听觉系统大梁的耳朵接收并感知声波,负责维持身体平衡,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同时它也很容易受到伤害,噪音、疾病、外伤,甚至日常生活中,诸如掏耳、长时间佩戴耳机等看似平常的习惯,都可能对耳朵造成伤害,影响其正常功能,减损听力。耳朵是如何听见声音的?爱护耳朵,保护听力,我们能做些什么?一旦听力受损,人工耳蜗、助听器等现代科技能使患者恢复到什么地步?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耳科与听力组组长陈智斌。声波入耳,会经过哪些地方?人类的耳朵构造十分复杂精密,整体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耳廓是外耳中的一部分,处于耳朵最外侧,耳廓向外微展,有利于声波收集,崎岖起伏,有利于分辨声音的来向。中耳与外耳以鼓膜为界,耳廓至鼓膜之间为耳道,人们俗称为“耳屎”的耵聍即是耳道内耵聍腺的分泌物。陈智斌提醒,耵聍对耳朵皮肤起到保护作用,不需要刻意清理。中耳主要以鼓膜、鼓室和三个听小骨构成,另外还有鼓窦、乳突等结构,可传导并放大声音。人们熟知的咽鼓管连接着咽喉和中耳,平衡着中耳空腔的压力。内耳是三个部分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它内嵌于颞骨之中,由耳蜗、前庭和半规管等部位组成,听觉讯号从这里的前庭蜗神经发送至大脑。听力损失离我们到底有多近?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中指出,到年,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造成听力损失的原因更是数不胜数,包括遗传,外伤,脑膜炎、耳硬化症、中耳炎等疾病,耳毒性化学品与耳毒性药物,年龄相关的感音性神经衰退,不当的采耳方式,不当的擤鼻涕方式,暴露于噪声之中,抽烟,营养不良等。由于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等部位负责人体平衡,因此耳部疾病还可能导致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情况。陈智斌曾赴江苏,在各地小工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噪声环境下未做防护措施就进行作业的工人普遍出现高频听力明显下降等情况。除此之外,长期使用耳机、习惯性暴露于迪厅等嘈杂环境中,也可能影响听力。听力损失可分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感应神经性听力下降等多种情形。鼓膜穿孔,鼓室硬化,外耳堵塞等都属于传导性听力下降,通过治疗或手术能取得较好恢复。而感应神经性的听力下降,包括导致的失聪,因涉及纤毛细胞损伤问题,几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可选择人工耳蜗或助听器进行干预。细节爱耳,预防耳疾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陈智斌认为,预防耳部疾病是“实现主动健康”的应有之义,应未雨绸缪,未病先防,避免听力损失的发生。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勿与他人共用耳机、耳塞;在嘈杂的环境中佩戴耳塞;尽量不掏耳;选择干净的水域游泳,并尽可能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炎症感染和真菌滋生。对于降噪耳机,陈智斌表示,质量过关,工艺水准合格的产品可以对保护听力起到一定作用。降噪耳机通过产生反向噪声抵消外界噪音,并非与外界声波叠加,而是中和,可将高频声波降至中低频。但是无论使用什么耳机,声音都不能开得太大,最好也不要长时间佩戴。如果已经出现听力减退,患者需遵医嘱,对于佩戴助听器的建议不应抵触。如佩戴助听器后效果不佳,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尤其对于具有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幼儿患者,人工耳蜗具有革命性影响,能使更多儿童适应社会,进入有声的世界。监制:白中华记者:富赜编辑:彭毓姬潘雨薇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