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临,寒暑交替,天气忽冷忽热,“秋季病”也随之而来,其中最开始的要数呼吸系统疾病了,比如流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因此,根据秋季气候变化,为防治秋季呼吸道疾病未雨绸缪。
一、预防“感冒”
秋季气候变化异常,是伤风感冒的高发季节。当所处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很容易传播。因此,保持良好通风至关重要;其次,要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体质好的应以轻衣薄衫为主,体质较差的应该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加衣物。另外,秋天气候干燥要适当多饮水,增强机体新陈代谢。
二、预防“哮喘”发作
秋季空气干燥,空气中过敏原较多,一不小心就会侵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既往有哮喘病史的人对秋季温度、湿度等变化也非常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很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支气管哮喘。另外,要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防止受凉。还要注意加强营养和身体锻炼。
三、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加重和复发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要一定注意保暖,防止外因诱发和加重病情。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在40%-50%。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少食辛辣食物,戒烟少酒。正常人也应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而致病和复发。
四、预防“肺炎”
肺炎也是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老年人,因其呼吸道老化、支气管上皮萎缩、抵抗力很弱,往往患病后比较隐匿、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比较快、并发症多、等特点。日常生活中需多注意保暖,以防寒气侵袭,诱发感冒。另外,预防肺炎还可以接种肺炎疫苗,接种后,可诱发人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对抗肺炎球菌的抗体,有效抵御肺炎球菌的侵袭。
总之,秋季预防呼吸道疾病,应从衣食起居等细节着手,熟悉预防措施,做好保健防病,保护好呼吸道,防患于未然。如果不小心患病,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檀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