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性眩晕是由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又称美尼尔病,是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的以发作时眩晕、波动性听力减退和耳鸣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耳性眩晕属中医“眩晕”范畴,多因脏腑虚损引起,与肝肾脾脑关系密切。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肝风内动、挟痰上窜,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型。根据证型选用食疗方,对耳性眩晕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一、肝风内动,挟痰上窜型
症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急躁易怒,口苦泛恶,舌苔白腻,脉象弦滑。
半夏白术粥姜半夏、炒白术、茯苓各9克,天麻5克,橘红3克,甘草10克,珍珠母20克,粳米0.1公斤。先将七味中药煎沸30分钟后取头汁,再加入适量水煎煮沸30分钟取二汁去渣。然后将头汁、二汁混合与粳米一同煮粥。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服食。
龙骨泽泻粥生龙骨20克,泽泻、石菖蒲、茯苓、姜半夏、白术、苍术各9克,厚朴3克、粳米0.1公斤。先将上述中药煎沸30分钟后取头汁,再加入适量水煎沸30分钟后取二汁去渣。然后将头汁、二汁混合与粳米一起煮粥。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食。
二、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型
症见头晕目眩,头痛且重,恶心呕吐,胸膈满闷,舌苔白腻,脉象缓滑。
茯苓竹茹粥茯苓、竹茹、白蒺藜、姜半夏、决明子各10克,白菊花、陈皮、枳壳各6克,甘草5克,粳米0.1公斤,白糖适量。将上述中药水煎,去渣取汁,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白糖调匀,稍煮即可。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服食,3日为1个疗程。
半夏陈皮粥姜半夏、竹茹、茯苓各9克,陈皮8克,薏苡仁10克,甘草5克,粳米0.1公斤。将上述中药水煎去渣,取汁和粳米同煮为粥。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食,3日为1个疗程。
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陆彬彬农小春
(温馨提示:因为个体差异,本文药方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南方名医”是《医药星期三》报的官方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