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常见其他疾病护理
一、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一个时期,女性和男性都存在更年期。女性更年期一般是指妇女从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它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几个阶段,年龄一般是从45岁左右开始,将会持续10~15年时间。这一时期妇女的身体各器官、内分泌腺体、心理及生理均发生各种改变,而更年期综合征(menopausesyndrome)是指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内分泌功能减退的表现。多好发于45~55岁的妇女。其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烘热、头面部潮红、出汗、胸闷气短、心悸、眩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血压忽高忽低、易激动、紧张、失眠、焦虑、抑郁等。
1.一般护理 更年期妇女出现一般症状只须予以解释、安慰、消除顾虑,使其正确认识更年期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保持良好情绪,积极安排好工作和生活。
2.对症护理 若出现明显症状,如头痛可使用止痛药;失眠等精神症状,可给予镇静药,如地西泮、谷维素等;血压增高可给降压药;骨质疏松导致的腰腿痛补充钙剂等均能减轻症状。
3.用药护理 一般选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但应掌握适应证,用药期间定期检查乳腺、阴道、宫颈、子宫、肝功能、血压、有无出血等。常用药物有利维爱、雌孕激素单独或联合应用。还可辅以中医药治疗,如更年安、更年乐等。
4.运动和活动 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多活动,使人精神愉快、增强食欲、防止骨质疏松。
二、老年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双耳听力对称性、进行性下降,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多在40岁以后开始出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年龄增长而听觉器官的退化所致。听觉器官老化,这种退化过程快慢不一,终生不停,而且年龄越大老化越快,逐渐发生语言听力丧失,与人交谈困难。耳聋可伴耳鸣,耳鸣呈高频性,开始为间断性,逐渐发展成持续性。
临床上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原因不明,除增龄性老化外,还有如遗传、饮食、药物、环境、精神因素等。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是加速老年性耳聋的重要因素。其治疗为应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双嘧达莫、地巴唑等,维生素类药,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类等,当听力下降严重时考虑佩戴助听器。
1.一般护理。评估检查老年人听力下降的程度,同时了解与人沟通和语言交往的能力及方式。帮助老年人提高沟通技巧。环境安静,语速要慢。
2.心理护理。听力下降,造成与人交往困难,逐渐与朋友、家人疏远,可引发抑郁等情感障碍。因此,要耐心地给予老年人帮助,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同时要帮助老年人接受听力减退的现实,寻找积极的生活方式,增强其生活乐趣和社会交往。
3.配戴合适的助听器,以改善老年人的听力。
4.外出时应有人陪同,避免因听力下降引起伤害。
三、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指中年以后因晶状体蛋白变性浑浊引起的视功能障碍。老年性白内障为双眼病,但双眼的发病可有先后及轻重不等。其主要症状为单眼双视或多视。视力模糊,进行性视力下降,突然出现近视症状或原有近视程度加深。视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患病初期眼前出现固定不动的黑点,也可有单眼复视或多视、屈光改变等症状。
1.避免用眼过度疲劳,外出活动在白天进行。须精细用眼的活动安排上午进行。
2.指导老年病人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诊:视物模糊或视野变窄,眼球胀痛伴头痛,有模糊的盲点、中心视力变差、视物呈波浪形扭曲。
3.对白内障患者手术的护理
手术后护理:一般病人术后平卧24h,手术中眼内出血者,应半卧位或头抬高,致使血液在眼内下沉,不影响术后视力,24h后可下床活动,去厕所或坐起进食、饮水等,但避免过度活动,更要避免低头取物。嘱咐患者勿大声呼唤,勿用手抓眼,勿摆动头部、勿用力排便,预防感冒、咳嗽。因以上动作都可引起眼内小血管破裂出血或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位置变化,影响手术效果和愈后视力。术后给予半流食、易消化高营养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禁忌病人揉眼,按时用药预防感染,医院复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