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一种突然头晕目眩,常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
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有以下三种:
一是前庭性眩晕,这种眩晕发病很突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表现为旋转感(运动感),常常会有耳蜗不适的症状,但没有意识障碍。如梅尼埃病、良性外周性位置性眩晕、突聋性眩晕等。
二是前庭中枢性眩晕,如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障碍、脑膜炎、脑瘤等。
三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如:起床时动作过大,就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人体就会突然摔倒或晕厥。
眩晕的治疗很棘手,西药大多只能临时缓解症状,不能根治。
眩晕需要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使用中药治疗:
1、无风不作眩(由肝气不调引起的眩晕症)。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动主升。忧郁恼怒,可致肝气不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耳鸣口苦,面色红赤,血压偏高等。此症多因情志刺激而诱发。治疗此症应以平肝熄风为主。
方药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杭芍15克,玄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代赭石15克,龟板1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夜交藤15克,牛膝10克。
2、无痰不作眩(由痰阻引起的眩晕症)。饮食失节,过食肥甘,会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蒙蔽清阳,发为眩晕。此型眩晕症的临床表现为头重昏蒙,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治疗此症应以化湿祛痰为主。
方药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牡蛎30克,泽泻15克,竹茹10克。
3.无虚不作眩(由气血亏虚引起的眩晕症)。治疗此症应以补益心脾,培补气血为主。方药可用归脾汤: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神15克,当归15克,炒酸枣仁15克,远志10克,龙眼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若肾精耗伤引致的眩晕,可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健忘,遗精耳鸣,记忆减退等。方药可用补肾定眩汤: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熟地15克,山药30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肉苁蓉20克,山萸肉15克,杜仲10克。
眩晕治疗一定不要忘掉此物:蜜环菌。中医治疗效果再好也要用它!
黄老正用蜜环菌治疗眩晕36例,32例治愈,4例好转,效果不一般!
蜜环菌,为白蘑科假蜜环菌属真菌假蜜环菌的子实体。中医认为,蜜环菌具有熄风平肝,祛风通络,强筋壮骨之功效。
蜜环菌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现代医学用于冠心病、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眩晕综合征、癫痫等疾病。
现代药理研究,蜜环菌主要有四方面的作用;1、提高人体免疫功能。2、扩张血管,改善大脑、心脏缺血。3、抗炎作用。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蜜环菌营养丰富,其子实体中含D-苏来醇,维生素A等,对治疗腰腿疼痛、佝偻病、癫痫病有功效。食用蜜环菌可预防视力减退、夜盲、皮肤干燥,并可增强人体对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的抵抗力。
据报道,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的水溶性葡聚糖和多肽葡聚糖,经动物试验,后者对小白鼠肉瘤S-的抑制率为7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80%。日本学者,还从蜜环菌子实体中分离出-种AMG-l的化合物,对大脑具有保护作用和镇静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蜜环菌有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脑血管搏动血容量、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凝血、增快血流速度、解除血细胞聚集、减轻脑水肿、减少纤维蛋白元在微血管内的沉积等作用。其对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眩晕的病人,治疗效果极好。对肢麻、失眠、耳鸣、中风后遗症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附:眩晕偏方
[1]仙鹤草60克。水煎、频服,连续3—4天。
本方适用于内耳性眩晕症。
[2]生南星、半夏各12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泽泻、桂枝各20克,猪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内耳性眩晕症日久不愈者。
很多顽疾无法治疗,而有些偏方却很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