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哭不闹,上车睡觉,真的是变“安分”了吗?
其实,并不是宝变得“安分”,真相是:宝宝晕车了!“睡觉”只是晕车的一个表现。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晕车还会有怎样的表现:
宝宝上车后变得不活跃,脸色苍白,过一会进入熟睡状态。
开车后烦躁不安,手脚乱打乱抓,一番挣扎后熟睡。
身体窝在大人怀里或安全座椅上,好像难受的样子。
车子开动后,开始出冷汗,拒绝喂食,随之呕吐。
原因一:
车子有浓烈的气味;
安全座椅或者抱姿不正确;
宝宝坐在强烈的阳光下,或正对着出风口;
宝宝身体不适。
如何改善:
宝宝进入车子前,必须开窗通风;
确保宝宝坐得舒适;
确保宝宝在良好的状态出发,不能过饱;
不要在车上看书、玩手机。
原因二:
内耳前庭刺激不足导致晕车(这也是大部分人晕车的主要因素)
内耳前庭功能还不健全的婴儿,对车、船等产生的不规则运动,都会产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生晕车。如果婴儿的内耳前庭在孕期和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刺激,哪怕是轻微的运动,都会导致晕车。
如何改善:
加强内耳前庭的锻炼
旋转、打跟斗、翻滚、倒立,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的运动,如果我们能够科学地使用这些方法,能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获得内耳前庭的锻炼,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对孩子的视觉和听觉发展都非常有利。
特别提醒:内耳前庭的锻炼方法应该是科学而严谨的,必须根据宝宝的内耳前庭发育水平进行适当的活动。不当的内耳前庭活动轻则造成恶心、呕吐、重则造成脑部充血甚至死亡。当父母在为宝宝做内耳前庭的训练时,切记一点:如果宝宝不喜欢或有不适,请立即停止。
原因三:
视觉所看到的物体移动速度跟内耳前庭感知的不一致
当我们坐在行驶的车子上时,以车子作为参照物,窗外的景物就在快速的往后退,光线也会随着车子的行驶而不断改变。
如果我们的眼睛能够很好的把这种景物和光线改变的信息传导给内耳前庭系统,那我们就不会感觉到任何的不适。
相反,眼睛如果不能将这些信息很好的传导给内耳系统,使自己和车辆的运动在内耳前庭系统中达到平衡,那么对这种中枢神经系统压力产生的应答是大脑中的恶心中枢活动,就是出现头晕、恶心、头痛等。
如何改善:
1、闭上眼睛
有些宝宝闭上眼睛或避免看窗外物时晕车的症状就消失了;
2、戴太阳眼镜
利用太阳眼镜可以减缓晕车症状,以眼镜片的遮光性来减少车子行驶时光线对眼睛的刺激。可以买一副比较深颜色的太阳镜给孩子在坐车的时候戴上!
3、提升视觉发展
上面提及的闭眼和戴太阳眼镜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如果想要较好的改善因视觉导致的晕车,还是要发展宝宝空间视觉、深度视觉可以帮助缓解晕车。
球类运动是一个不错的锻炼方式,通过滚球、拍球、接球等游戏,可以让孩子的眼睛得到更多关于空间、速度的信息,增强眼部的运动和对信息的接收,因此,可以多让宝宝做球类运动哦。
晕车虽不是什么严重疾病,但是它对我们孩子未来的生活影响很大,尤其限制了孩子未来的活动范围。当别人家的宝宝都在“飞来飞去”四处游玩,你舍得自己的宝贝儿一坐车、飞机、轮船就恶心呕吐吗?
为了孩子以后能更好地出行,一定要重视宝宝的内耳前庭和视觉发育!
最后祝大家快乐出行,有个愉快的春节!
北京根治白癜风医院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