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称为外阴。外阴位于两股内侧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由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组成。 (一)阴阜 (二)大阴唇 为两股内侧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外侧面为皮肤,有阴毛,内含皮脂腺和汗腺;内侧面湿润似黏膜。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伤后易形成血肿。 (三)小阴唇 (四)阴蒂: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 (五)阴道前庭 例题:1.18岁女学生,骑自行车与三轮车相撞,自觉外阴疼痛难忍并肿胀就诊。根据女性外阴解剖学特点,可能发生的是 A.小阴唇裂伤 B.处女膜破裂 C.大阴唇血肿 D.阴道前庭损伤 E.前庭大腺肿大伴出血
『正确答案』C
例题: 03.外阴部外伤后最易发生血肿的部位 A.阴阜 B.阴蒂 C.大阴唇 D.小阴唇 E.会阴部
『正确答案』C
第二节 内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一)阴道 1.为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9cm后壁长10~12cm,与直肠贴近。 2.分前、后、左、右4部分,后穹隆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3.阴道壁自内向外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黏膜层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4.肌层由内环和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 (二)子宫
宫体
非孕时
妊娠足月时
重量
50g
g(20倍)
容量
5ml
ml(倍)
大小
7×5×3cm
35×25×22cm
峡部长度、比例
1cm
7~10cm
1.组织结构 2.四对韧带 1.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组织结构不同。宫体壁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3层。 ①子宫内膜 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3层。内膜表面2/3为致密层和海绵层统称功能层,受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而脱落。基底层为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变化。 ②子宫肌层 较厚,非孕时厚约0.8cm,由大量平滑肌束和少量弹力纤维组成,分为内层(肌纤维纵行排列)、中层(肌纤维交叉排列)、外层(肌纤维横(环)行排列)3层。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能有效控制子宫出血。 ③子宫浆膜层 在子宫前面,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形成直肠子宫陷凹。 ④宫颈 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黏膜内腺体分泌碱性黏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宫颈管。黏液栓成分及性状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变化。宫颈阴道部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2.子宫韧带共有四对韧带 ①圆韧带 ②阔韧带 ③主韧带 ④宫骶韧带 若子宫韧带、盆底肌及其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 内生殖器 出考题多部分 04.关于子宫的描述 A.成年女子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4~5cm B.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为子宫峡部 C.幼年时宫体和宫颈的比例是2∶1 D.子宫峡部上端是组织学内口 E.子宫峡部下端为解剖学内口
『正确答案』B
例题:子宫峡部形态学特征,正确的是( ) A.属于宫颈的一部分 B.峡部下端为解剖学内口 C.非孕时子宫峡部长度约为lcm D.妊娠期峡部变软不明显 E.临产后形成子宫下段达平脐 思路扩展:由这一题我们了解到每年这一部分基础知识考题不多,但是对于基本的解剖结构知识还是会考到,而且考的很细,建议考生对于一些重要的结构还是要掌握。
『正确答案』C
较难的综合题 关于子宫韧带的解剖,正确的是 A.圆韧带起于子宫角,止于腹股沟 B.阔韧带富于肌纤维,与子宫体肌纤维 C.卵巢固有韧带使子宫倾向后方 D.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 E.子宫动静脉从阔韧带上部穿过
『正确答案』D
10.应用题 欲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断的韧带是 A.圆韧带 B.卵巢固有韧带 C.卵巢悬韧带 D.阔韧带 E.主韧带
『正确答案』B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官血管、淋巴和神经
A.血管 (一)动脉: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有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1.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 2.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3.阴道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道上段由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供应,中段由阴道动脉供应,下段主要由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 4.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分出4支:1)痔下动脉;2)会阴动脉;3)阴唇动脉;4)阴蒂动脉 (二)静脉: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 B.淋巴分布与生殖器官淋巴的流向 1.外生殖器淋巴 (1)腹股沟浅淋巴结:(2)腹股沟深淋巴结: 2.盆腔淋巴分为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和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3组 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与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汇入髂内及闭孔淋巴结,小部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汇入骶前淋巴结。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淋巴均汇入腰淋巴结,小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宫体两侧淋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当内外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或癌瘤时,往往沿各部回流的淋巴管扩散,引起相应淋巴结肿大。 c.内外生殖器官神经支配 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 1.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分为会阴神经、阴蒂背神经和肛门神经(又称痔下神经)3支,分布在会阴、阴唇及肛门周围。 2.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主要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交感神经纤维进入盆腔后,分为卵巢神经丛(分布在卵巢和输卵管)和髂前神经丛(分布在宫体、宫颈、膀胱上部等)。子宫平滑肌有自主节律活动,完全切除其神经后仍能有节律性收缩,并能完成分娩活动。低位截瘫产妇仍能自然分娩。
第四节 骨盆
组成: (1)骨骼:骶骨、尾骨、髋骨(髂骨、耻骨、坐骨) (2)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3)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真骨盆和假骨盆 骨盆的类型 最多见(女人型)、最少见(男人型)。临床所见多是混合型骨盆。
第五节 骨盆底
(一)骨盆底 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1.外层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及一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球海绵体肌收缩时能紧缩阴道,又称为阴道括约肌。 2.中层为泌尿生殖隔。由上下两层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环绕尿道,控制排尿)组成,其中有尿道和阴道穿过。 3.内层为盆膈。是骨盆底最坚韧的一层,由肛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组成。自前向后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肛提肌构成骨盆底的大部分。每侧肛提肌自前内向后外由耻尾肌、骶尾肌和坐尾肌3部分组成。肛提肌起最重要的支持作用。因肌纤维在阴道和直肠周围交织,有加强肛门和阴道括约肌的作用。 当骨盆底组织支持作用减弱时,容易发生相应部位器官松弛、脱垂或功能缺陷。骨盆腔分为前、中、后3部分,前骨盆腔可发生膀胱和阴道前壁脱垂;中骨盆腔可发生子宫和阴道弯隆脱垂;后骨盆腔可发生直肠和阴道后壁脱垂。由此可见,骨盆底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能影响盆腔脏器的位置与功能,并能引起分娩障碍;分娩又可不同程度地损伤骨盆底。 (二)会阴 会阴是指位于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厚3~4cm,由外向内为皮肤、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中心腱由部分肛提肌及其筋膜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球海绵体肌及肛门外括约肌的肌腱共同交织而成。 会阴伸展性大,妊娠后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利于分娩。分娩时保护会阴,避免发生裂伤。
第六节 临近器官
尿道urethra 膀胱urinarybladder 输尿管ureter 直肠rectum 阑尾appendixvermiformis 女性生殖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