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看中国首季GDP数据
路透北京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7.3;环比增长1.4。国家统计局在稿中指出,中国一季度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凤凰财经综合北京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7.3;环比增长1.4。该增速不但低于政府制定的全年平均增长目标7.5,亦为2012年3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国家统计局在稿中指出,中国一季度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主要数据:--中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中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长1.4--中国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路透调查中值为18.1)--中国3月范围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路透调查中值为9)--中国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2(路透调查中值为12.1)--中国一季度工业同比增长8.7,零售销售增长12.0对此,路透综述市场人士解读称: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GDP统计口径应当有了些调解,跟去年比工业降幅很大,从各个产业看,GDP降幅最少应当有0.4个百分点,但此次公布在7.4,可能有很多服务业被技术调解了。单从经济看,工业增速下滑其实是在去产能,服务业增速还比较高,是个转型方向,这类状态是个好现象。政府通过统计口径调解保持好的GDP数据,7.4的增速也不用担心政府会出太大政策,这个很重要,政府不能通过政策刺激了。2季度名义GDP增速降幅不会太快,但工业和投资下行压力比较大。会有些微调的政策。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应当转,从紧货币转向宽货币,由于宽货币可以防范风险。降息的意义不大,但降准有助于改进企业经营本钱,稳定市场预期。短时间央行还在回笼资金,我们认为如果实体经济有下行风险,降准是越早越好,不过目前看来央行态度比较坚决,降准还比较遥远。西南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刘峰:市场此前预期GDP在7..3之间,因此,此次公布的GDP值大体符合预期。从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的数据也可以看出GDP的上涨数据比较实。整体来看,一季度是一个安稳开局。同时,结合此前20几个省市宣布不再单独寻求GDP增速可以看出,当前发展的方向更加寻求结构公道和综合效益。三月份的消费数据要好于预期,说明消费正在逐渐代替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今后投资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刺激。同时白癜风应注意些甚么,从铁路建设领域的开放政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都可以看出,民资在投资领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月的工业增加值不及预期,但从区域看,西部的情况好于中部和东部,说明区域发展更加公道。国泰君安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周文渊:从投资增速和GDP7.4的增速来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一季度出现季节性着落。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势短时间难改变,虽然基建投资开始回升,但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下滑趋势明显。对经济政策的方向,主要看未来的环比趋势,7.4的同比对政策的影响偏中性吧,未来也不排除有政策的微调。另外,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较为明显。从销售、土地储备、投资、资金来源几个方面指标看都出现明显下滑,特别是投资增速的下滑幅度较大,虽然有基数效应,但从销售增速和土地市场的冷却来看,下半年地产投资增速下行压力较大。投资的同比和环比都比较弱,但是政府现在对投资的态度较为谨慎,刺激投资的政策受制于过剩的产能,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基本不太可能;如不配套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货币政策的大幅宽松也没有必要。未来货币政策应当以对冲风险为主,而不应当理解为宽松。华融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马兹晖:总量数据略好于预期,但投资、工业和消费都比较差,好转非常有限。整体来看,可以说有喜有忧,虽然不是特别正面,但有助于减缓硬着陆的耽忧。大风险没有,大机会也不存在。2季度可能略乐观一些,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企稳是大概率事件,可能还会有小幅反弹,可能在7.5。政策面略有一些动作,小的维稳是有的。政府目标还是在按7.5走,但没有那么强硬的一定要在7.5之上,略低一些也可以接受。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不过工业增速并没有到达市场预期的9。可以做出两点判断:第一,去年服务业占比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气力;第二,工业3月恢复但力度偏弱,恐怕给2季度经济带来下行压力。预计政府仍会继续采取宽松财政、宽松货币和项目投资等手段,来对冲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下滑的冲击。保持2季度经济环比继续回升、同比增长7.3的判断。相干背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称,虽然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但稳增长有基础,政府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增长在公道区间,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时间的强刺激政策。--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国务院对经济增速的推敲是区间平均值在7.5,若增长率偏离目标,货币政策可以进行微调,或是大一点的调解,不过央行多目标中,低通胀目标仍是最为重要的;副行长易纲也指出,中国经济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增长质量将进一步提高,有信心实现全年7.5左右的增长目标。--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有充分潜力实现7至8的增速,如果由于一时的短时间波动而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损失的是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中国3月社会融资范围同比回落,但总量仍在2万亿元以上的较高水平,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5万亿元,亦略超预期,表明融资需求还没白癜风缘由有见明显减弱,货币政策明显放松的必要性和空间暂有限。--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中国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环比着落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着落2.3,已延续逾两年负增长,且降幅为八个月来最大。--中国3月进出口额双双同比下滑让人大跌眼镜,固然可以归咎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但外需复苏差强人意也难脱干系。外贸面临的下行压力加重,人民币汇率偏弱走势预计还将延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