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北京10月28日电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习近平
受中央政治局拜托,我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1、关于全会决定起草背景和进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即着手研究和斟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党的10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党的10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贯彻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延续健康发展,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向高度重视法治。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应当集中气力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10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10八大强调,要更加重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10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遵法进程,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更加重视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实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根据党章从严治党、根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履行宪法和法律,党本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遵法。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史无前例、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史无前例,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实现党的10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上作出整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基于这样的斟酌,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推动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为此,成立由我任组长,张德江同志、王岐山同志任副组长,相干部门负责同志、两位省里的领导同志参加的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文件起草工作。
1月27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动依法治国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2月12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2月18日至25日,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4个省区市进行调研。
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实地调研情况看,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动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期盼。大家普遍希望通过这个决定明确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整体要求,深入阐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法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针对法治工作中大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强有力的措施,对社会主义法治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国家建设作出顶层设计。
文件起草组在成立以来的8个多月时间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展开专题论证,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全会决定。8月初,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从反馈的情况看,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明确提出了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遵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心。各方面一致认为,全会决定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方向、道路、抓手,势必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在征求意见的进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梳理和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全会决定作出重要修改。
2、关于全会决定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中央政治局认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触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必须立足全局和长远来兼顾谋划。全会决定应当旗帜鲜明就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回答,既充分肯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绩和经验,又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新观点新举措;既捉住法治建设的关键,又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求;既高屋建瓴、搞好顶层设计,又脚踏实地、做到切实管用;既讲近功,又求长效。
全会决定起草突出了5个方面的斟酌。1是贯彻党的10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党的10八大以来党中央工作部署,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2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推动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而不是就法治论法治。3是反应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从立法、执法、司法、遵法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4是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适应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直面法治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力争提出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5是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动身,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又不照抄照搬别国模式。
全会决定共分三大板块。导语和第一部份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第一部份旗帜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述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论述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第二部份至第五部份构成第二板块,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动身,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遵法进行论述和部署。第二部份讲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行,从健全宪法实行和监督制度、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4个方面展开,对宪法实行和监督提出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通过部署重点领域立法体现依法治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关系。第三部份讲深入推动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从依法全面实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动政务公然6个方面展开。第四部份讲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从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6个方面展开。第五部份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从推动全社会建立法治意识、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4个方面展开。
第六部份、第七部份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第六部份讲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3个方面展开。第七部份讲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领导,从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惟和依法办事能力、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深入推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动祖国统一、加强涉外法律工作7个方面展开。最后,号令全党全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