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仅凭鼓室导抗图测试对中耳异常做出疾病诊断存在局限,例如鼓膜病变伴听小骨病变,鼓室导抗图仅能反映鼓膜的病变,但宽频声导抗(WBT)却能提供更多中耳复杂的微细结构改变,是一种新的无创、快速的中耳评估方法。
本期为大家分享医院兰兰老师、王秋菊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患者WBT声能吸收率、鼓室图的纯音测听等各项指标变化或差异,宽频声导抗(WBT)对于术前评估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患者中耳听骨链情况具有现实意义,可作为辅助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诊断的听力学检查之一。
材料及方法
研究收集耳硬化症组45耳,先天性中耳畸形组13耳,另有正常组76耳作为对照,所有受试者均行宽频声导抗测试,对各组峰压下的声能吸收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峰压下,耳硬化症组的声能吸收率在/~/~///~/~Hz比正常组的显著减小(P0.05)。
耳硬化症患者在1kHz以下较正常组无异常切迹。
峰压下,先天性中耳畸形组的声能吸收率在~/~Hz比正常组的显著增大(P0.05),在~//~/~Hz比正常组的显著减小(P0.05)。69%(9/13)的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在1kHz以下有一切迹。
典型的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图:
A.右耳:听力正常,EA值先增大到平台期,再逐渐减小;
B.右耳:耳硬化症.术中探查发现镫骨固定,纯音测听示混合性聋,EA值整体较正常者小;
C.右耳:先天性中耳畸形,术中探查发现锤骨完整,砧骨缺如,镫骨头缺如,纯音测听示混合性聋,EA在1kHz以下存在切迹
先天性中耳畸形的声能吸收率(x±s).
“I”组是听骨链组,“II”组是镫骨组.(*P0.05)
讨论
耳硬化症声能吸收率的特点
行常规Hz声导抗测试时,耳硬化症组患者鼓室图为A型和As,行宽频声导抗测试耳硬化症组和正常组EA鼓室图大部分是重叠的。
本研究显示在~Hz范围内部分频率耳硬化症组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
先天性中耳畸形声能吸收率的特点
本研究先天性中耳畸形组均表现听骨链的畸形。行常规Hz声导抗测试时,中耳畸形组鼓室图有A,As,Ad和C型。行宽频声导抗测试,先天性中耳畸形组在低频处较正常组有一切迹。69%的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声能吸收率鼓室图在低频处出现切迹,其Hz鼓室图为A、As或Ad型。所有Hz鼓室图A型的中耳畸形患者在低频处均存在切迹。
结论
声能吸收率鼓室图在1kHz以下出现切迹提示患者存在镫骨畸形合并锤骨和/或砧骨畸形。仅镫骨固定患者1kHz以下无切迹。宽频声导抗对于术前评估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患者中耳听骨链情况具有现实意义,可作为辅助耳硬化症和中耳畸形诊断的听力学检查之一。
Titan宽频声导抗
一次测试,同步进行WBT及多项传统鼓室图测试
-Hz探测音,反映更多中耳及内耳信息
结合吸收率,避免漏诊误诊,发现传统鼓室图无法提示的疾病
C型图放大镜,分辨中耳负压由液体引起还是气体引起
中耳术后监测,0daPa下吸收率,快速无创,更早地跟踪术后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