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年4月25日—5月1日是第19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共创健康中国共享职业健康”。

职业病核心内容(三)

69

急性吸入高浓度的正己烷可出现头晕、头痛、胸闷、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及麻醉症状,甚至意识不清。慢性中毒长期职业性接触神经系统可引起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其特点为起病隐匿且进展缓慢。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律不齐,特别是心室颤动,心肌细胞受损。

70

二硫化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以及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

71

苯的氨基和硝基类化合物急性中毒最主要的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72

四氯乙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流泪、流涎、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随之出现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死亡。

73

乙酸乙酯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74

甲醇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以及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75

汽油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76

农药的慢性危害比较复杂,已经有报告农药可以引起致癌、生殖发育和免疫功能损伤等危害。

77

有机磷农药中毒抑制胆碱脂酶活性的机制是有机磷农药与胆碱脂酶磷酰基结合。早期主要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烟碱样症状。中毒的首选药物是及时使用解磷啶。

78

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机构在24h内向患者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

79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劳动者接触噪声强度8h等效声级不应超过85dB(A)。

80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主要有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及爆震聋。前两者是生理性功能改变,属暂时性听觉位移,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则可能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后两者),听力不能完全恢复,内耳感音器官出现器质性退行性改变。

81

控制噪声的主要措施有控制声源、控制传声途径及加强个体防护。

82

高温作业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83

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全身性疾病。

84

热射病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或体力活动,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40℃及以上,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85

工频电场、微波对人体的危害是对生物体的作用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86

手臂振动或局部振动指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87

手臂振动病主要表现为长期接触强烈振动会引起的手、脚血管痉挛,上肢范围神经末梢感觉障碍及骨、关节骨质改变,主要症状为手麻、手痛、手掌多汗、手僵、手颤、手无力,也可有头昏、失眠、心悸、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严重者有肌肉萎缩。局部震动病特征性表现为白指。

88

电光眼炎轻症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用地卡因滴液、新鲜人乳和牛奶滴液效果明显。

89

低温作业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的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工作地点的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

90

接触某些有机溶剂如苯系物、汽油、二硫化碳、三硝基甲苯等可引起妇女月经过多综合症。接触铅、汞、三氯乙烯等可引起妇女月经过少综合症。

91

可经乳汁进入乳儿体内的毒物有铅、苯、汞、二硫化碳、砷、多氯联苯、有机氯、三硝基甲苯等。

92

父母职业接触化学物质(油漆、石油产品、有机溶剂、农药等)是儿童患恶性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危险因素。

93

职业性致癌因素最常见的是化学性致癌物质,常见的有:铬、镍、砷、石棉、煤油、煤焦油、煤燃烧及其产物、苯、芳香胺、氯乙烯,以及各种电离辐射(X线、放射线)、紫外线等。职业肿瘤多见于呼吸系统(尤其是肺癌)。

94

农民肺是因吸入含某些放线菌孢子的霉变枯草或其他霉变植物性粉尘而引起的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其特征为支气管肺系统外周部份反应所产生的症状与体征,引起肺弥散功能损害。不同于一般尘肺病。

9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羊、牛、猪)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及用人单位的职业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发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疼痛,神经痛等。治疗不及时彻底易转为慢性期。

96

电离辐射能引起物质电离,包括X射线,伽马射线(都是高能光子)、质子、α辐射、β、β+辐射,裂变碎片(都是带电粒子辐射)、中子等。

97

放射性危害表现为随机性效应和非随机性效应。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为主。

98

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我国职业照射剂量限值5年平均值不超过20毫希/年,任一年不超过50毫希/年,公众照射年平均值不超过1毫希/年。

99

外照射放射防护主要从时间、距离和屏蔽三个方面进行。即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采取屏蔽措施。

内照射防护放射防护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物质通过吸入和食入途径进入人体。主要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三个环节。

END

供稿:中心职防科

审核:黄海燕

发布:葛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j/12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