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所以耳朵的保养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倾听世界万物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耳朵的结构也非常隐秘,这也为耳朵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很多人都有一个奇怪的小癖好,那就是喜欢给别人挖耳朵,有事没事经常会掏耳朵,时间久了就成了一种习惯。
因为机体新陈代谢的原因,耳朵在传递声音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物残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耳屎,临床上又把耳屎成为“耵聍”。
如果耳屎长时间堆积在耳朵中,不仅会堵塞声音的传递,还会使人出现耳朵瘙痒的感觉。
有时突然间感觉耳朵发痒难耐,如果不马上用手掏一下,就觉得很难受。本以为是耳屎多,没想到掏过之后,什么东西都没掏到,而且是越掏越舒服,越掏越上瘾。
对于耳朵,你了解多少?
耳朵分布在颅骨两侧,是维持面部的重要器官,双侧对称耳可维持正常外观,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耳廓畸形,是造成面部缺损的重要因素。
耳朵在解剖结构上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1.外耳,主要包括耳廓和外耳道。
2.中耳,主要包括鼓膜、鼓室,以及咽鼓管,还有中间的听小骨等;
.内耳,主要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
当人在黑暗中或闭着眼睛走路时不会摔倒,就是因为耳朵的平衡功能在起作用。
耳朵频繁瘙痒,却啥也掏不出来?医生提醒:或“暗示”6个问题
1、耳道疾病
假如有时候一次耳朵发痒,并没什么影晌,可是假如常常出现这样的状况,就需要考虑到是不是因为霉菌感染耳道炎造成的,耳道炎能够分成许多类型,霉菌感染耳道炎占的比率较多。
一些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差的人在这个季节会感到特别敏感,容易引起各种皮肤病。
由于耳朵内部相对复杂脆弱,如果感染耳道皮肤病,也会引起瘙痒,经常挖耳朵,缓解瘙痒,一旦发现情况更严重,必须及时检查和治疗。
2、螨虫
螨虫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生存能力非常强,稍不注意就会被螨虫寄生。
而这种螨虫会沿着枕芯进到大家耳朵里面,对耳道内的自然环境产生毁坏,再加上螨虫在生长发育繁育流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粪便出去,这种成分都是会造成刺激性,进而造成耳朵发生发痒的觉得。
、上火
上火也会导致耳朵出现发痒的问题,如果最近一段时间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晚睡,在饮食方面,也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身体上火,从而引起耳朵发痒的症状。
这时我们要及时调整作息方式和饮食习惯,坚持一段时间,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
4、过敏
事实上,人的耳朵也会过敏,生活中有不计其数的变态反应源,有可能导致人体产生过敏,但每个人的变态反应都不同,有些在生活中很罕见。
每个人的过敏原都不一样,有的在生活中很少见,比较常见,如:海鲜、鸡蛋、花粉、甲醛等,有的人甚至对水和大米过敏。当我们有过敏症状时,有时也会引起外耳道瘙痒。
5、耳朵里面有异物
耳朵内部结构复杂,耳道很长且弯曲,一旦存在异物,其实很难清理干净,如果异物在耳朵内存留,便会出现耳朵发痒的情况。
医生提醒:如果耳朵不小心进水或者是飞进小虫子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避免耳膜受损,影响听力。
6、耳朵进水
有些人在洗澡或洗脸后,耳朵特别的瘙痒,这很有可能是因为水或洗发水进入耳朵导致的,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认为这不是一件大事,很长一段时间后,耳朵开始出现一些瘙痒,甚至耳朵疼痛,这些水有很多细菌进入耳朵会导致耳朵损伤,必要时及时处理以避免这些问题。
生活中,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避免长时间噪音环境
比如说大喇叭的声音、汽车的鸣笛声还有火车的声音,甚至包括大声喧哗、音响的声音、广播的声音,尽可能避免一些噪音高分贝的声音,容易导致耳朵出现噪音性耳聋。
不要频繁掏耳朵
我们的耳朵本身就具备自我清洗的功能,如果我们总是“人工干扰”,这样做很容易起到反效果,将耳垢推向内耳。而且还容易导致耳道皮肤受损,严重者致使耳聋。
不要长时间用耳机听音乐
在生活中,许多年轻朋友喜欢戴耳机听音乐。在这种噪音环境中停留太久也会导致耳朵振动损伤。长时间听音乐耳机也会感到耳朵疼痛,所以提醒大家尽量不要长时间戴耳机,以免伤害耳朵。
稳定情绪,切勿大喊大叫
人的情绪对于人体健康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对于耳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人如果长期处在紧张焦虑,烦闷情绪波动过大的时候,肾上腺素就会大量的增加,导致血液循环加快,耳朵内的耳小动脉,也可能发生痉挛,造成供氧不足,严重的会出现头晕目眩突发性耳聋。
延伸阅读——经常采耳好吗?
如今,采耳已经成为一种养生保健的行当。当然,采耳服务也是非常考验一个技师功底的,因为耳朵里面的穴位是非常多的。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不小心戳到某些穴位和血管,使得耳朵出现疼痛和出血的情况。
再加上,很多采耳工具是多人共用,如果没有经过消毒,会传播传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外耳道真菌感染,真菌难以通过常用的消毒剂彻底清理干净,真菌在耳道里繁殖,就会出现耳朵痛、痒,然后出现异常的分泌物
在经常采耳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促使耳内的耵聍腺分泌减少,会进一步引起局部皮肤干燥,不利于耳道的自洁功能。建议采耳需要适量,不能够频繁的进行,若有耳朵不适,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不要过度依赖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