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哪些病不需要输液


温故

这53种疾病,只有病情危重才需挂水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安徽确定了部分无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发布了“”不需要输液的53种疾病”的清单,在微博上热传。有网友说,这是一份官方发布的清单,比较严谨,有参考的价值,值得收藏一份。

内科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高血压亚急症

慢性浅表性胃炎

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轻度结肠炎

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急性膀胱炎

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单纯的房早、室早

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解读1:细菌引发炎症,抗生素才有用

专家表示,出现炎症的刺激因素有4大类:生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因素,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免疫过度的因素。

带“炎”的病中只有由细菌引起的那些,用敏感的抗生素才会有效。像感冒、腮腺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效果。由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所致的炎症,比如咽炎,有时是讲话过多、麻辣烫饮食等引起的,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外科

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轻度软组织挫伤

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浅静脉炎

老年性骨关节炎

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慢性劳损性疾病

慢性膀胱炎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精囊炎

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解读2:外科是抗生素的重灾区

据报道称,外科科室成为抗生素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97%。对于体表一些小肿块的切除,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体表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体表感染(如无发热,血象正常),术后是可以不用输液的。

当然,从外科手术的角度,也要辩证地看待输液,比如一些人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弱,可能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妇科

慢性盆腔炎

慢性子宫颈炎

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前庭大腺囊肿

阴道炎、外阴炎

原发性痛经

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解读3: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

  

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治疗上的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有急性炎症发作,才需要抗生素,医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另外,即便是需要用药,口服和打针就够了。

  

在一些小诊所和不规范的医疗机构,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滥用抗生素比较普遍。女性阴道内部环境同时寄存着多种菌群,菌群之间相互抑制,从而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平衡,保持健康。

一旦体内摄入过量抗生素,就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如,当乳酸杆菌活性被抑制,外来致病菌就会大肆繁殖,反而会导致阴道炎症的产生。

  

儿科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解读4:抗生素有时会帮倒忙

在我国,儿科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在这份清单上,儿科也有几种情况不需要输液:如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病,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这几种疾病,严格说,的确都可以不用抗生素。小儿如果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低于38℃,孩子精神状态也不错,家长也就不需担心。另外,马上到了秋天,“轮状病毒”也活跃。秋季腹泻和感冒一样,是自限性的疾病,用抗生素反而是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

  

毛细支气管炎,虽然病中也带着一个“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80%发生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医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检测,很快就明确是否是病毒感染。

  

但是专家也坦言,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很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宝宝,有的时候医生也会让患儿输液,主要是是怕其发展为肺炎,这也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希望家长理解。

知新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输液是一种治疗疾病时的给药途径,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推注和点滴、局部用药等。现在所说的输液就是静脉点滴。

其中最常用、最安全、最简便的是口服,如果疾病用口服给药完全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就应该用口服给药的途径。

输液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种: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病人;剧烈呕吐、腹泻的病人;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病人;严重感染、水肿等病人。

  

如果不是输液的适应症,就没有必须输液。所以医学界倡导的用药途径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输液反应”易造严重后果

  

“输液有其优点,就是能够使药物最快的进入血液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也因为是直接进入血液,所以风险也比口服、肌注大,操作的过程中有任何的不规范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比如,最简单的输液速度没有控制好,就可能导致病人心衰;再比如消毒不合格会导致医源性的感染,象乙肝、艾滋病等。

  

前段时间出现“上海12岁男孩感冒输液险丧命”事件就属于输液反应。

导致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复杂,输液的操作过程和药物的质量(生产、消毒、包装、运输、贮藏、配伍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输液反应。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输液的机会多,发生输液反应的机会也就多,减少不必要的输液也是减少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

  

能不输液就不输液

  

对患者而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强行要求医生输液,是否需要输液,是根据病情确定的。

作为病人,不仅不应强求医生输液,而且对于输液还应该跟医生确认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输液,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输液大国,医院和医生确实也存在滥输液的问题。

  

感冒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和并发症,不需要输液

比如说,一个老年病人,原来就有肺心病,感冒诱发或加重了肺心病,出现心衰等就可能需要输液。对正常人群的感冒,口服药就足够了。还有就是感冒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需要用抗菌素。(综合自新浪健康,腾讯新闻)

找名医,用微医,有任何疾病问题,点击阅读原文与专家亲密接触吧!









































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的皮肤病医院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j/1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