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热
该病又称牛暂时热,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以3~5岁的壮年牛较易感染)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牛主要表现是高热稽留1~3天,鼻镜干而热,羞明流泪,走路不稳,常跛行和瘫痪,呼吸加快,头颈伸直,张口吐舌,有明显的鼾声。口腔大量流涎呈线状。少数病牛因肺水肿和肺气肿,或继发肺炎而死亡。病程较长而死亡的,一般呈败血症变化。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针对流行热病毒由蚊蝇传播的特点,可每周2次用5%敌百虫液喷洒牛舍和周围排粪沟,以杀死蚊蝇。西药治疗以5%~10%葡萄糖生理盐水~mL,内加青霉素(万~万U),利巴韦林mL,静脉注射,以预防继发感染。配合应用解热镇痛药,如肌肉注射板蓝根20~40mL,或复方氨基比林20~50mL,或内服安乃近6~12g,每天2次。应用激素氢化可的松每次~mL,配合5~10%葡萄糖~0mL静脉注射。或氟美松50~mg,加葡萄糖盐水~0mL,混合1次缓慢注射,疗效良好。病初可用柴胡、黄茶、葛根、荆芥、防风、秦苑、羌活各30g,知母24g,甘草24g,大葱3根为引,将药研末冲服。也可用板蓝根60g,紫苏90g,白菜花60g,煎服。2子宫炎
该病主要是由于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迟缓,输精消毒不严,或继发结核、布病、滴虫病等引起。性周期异常,多延长,或无周期。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增大,阴门排出浑浊液体,久配不孕。人工输精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人为感染。分娩接产及难产助产时,注意消毒。患生殖器官炎症的牛在治愈前不宜配种。积极治疗产后胎衣不下等生殖疾病。产前2~5天和产后应当立即注射20%葡萄糖酸钙溶液mL、20%葡萄糖溶液mL,每天1次,连注2~3天;产后还应肌肉注射催产素U,以加快胎衣脱落,预防子宫炎。急性病例需要全身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局部给药。慢性子宫炎可不必全身治疗,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0.02%新洁尔灭溶液进行反复冲洗子宫,然后在子宫腔内灌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3~4次。青霉素钠万~万U、链霉素万~万U、氢化可的松0.2~0.5g、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0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mL,静脉注射,1次/d。氯化铵甲酰胆碱注射液5~10mL,皮下注射,1次/d。3蹄叶炎
蹄叶炎为蹄真皮与蹄小叶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的渗出性炎症。以真皮组织的水肿、出血和细胞死亡为特征。发病急,病初患牛体温升高、心音亢进、脉搏和呼吸数增加、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病牛起立和运动困难,大多数呈横蹄部有热感,叩诊及钳压疼痛,特别是蹄前部明显。慢性型大多数是急性型继发形成,蹄部的疼痛性与急性型明显减轻,仍然可见呈独特的拘步态、关节肿大、拱背等症状。为防止瘤胃酸度增高,可投服碳酸氢钠,添加比例为精料的1%。定期修剪和清洗牛蹄,用10%硫酸铜溶液倒入带喷嘴的喷雾器内,直接喷入蹄叉内,隔日1次。治疗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患蹄清洗干净,整修蹄底,将腐烂的腔洞扩创成反漏斗型,让其流出鲜血,以高锰酸钾粉填塞创口。随后用3%~5%的高锰酸钾液清洗干净,将血竭研磨倒入清创后的创腔内,再用烧红的斧形烙铁烙之,使血竭熔化,与角质结合。若创腔较深,最好分层烙熔,以绷带包扎固定,隔5~7天检查1次。若绷带未脱落,无须再处理,否则再补1次,一般1~3天可愈。若病变处脓血分泌物较多,在常规处理后,病灶处于脱水再生阶段,再用血竭封闭。放血疗法,成年牛放血0~mL。放血后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0mL和10%葡萄糖酸钙mL。4放线菌病
该病的病原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病原广泛存在于污染的土壤和饲料中,也可寄生在口腔和上呼吸道中。主要通过采食带有病原菌的粗糙或带刺的饲草,导致皮肤、黏膜创伤和刺伤而感染。主要症状:病变多在颊部、下颔骨、舌头、颈部、皮肤。患部初期硬肿、疼痛,后化脓溃烂,并形成瘘管。舌发病时肿大、硬实、伸缩不灵。切除界限明显的肿块,然后用5%碘酊纱布或2%碘甘油纱布填塞创口,24~48h更换1次,并在创口周围注射卢戈氏液。内服碘化钾,成年牛每天5~6g,犊牛2~4g,连用2~4周,或静脉注射10%碘化钠溶液,每天50~mL,隔日1次,共3~5次。发现碘中毒现象,应停药5~6天或减少药量。
山东汇通牧业牛羊品种改良养殖基地(负责人:袁鑫)
联系人:袁鑫
办公-
调拨--9271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