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导曲线和气导曲线均正常(见下图),骨导好于气导,所有频率都应小于或等于25dBHL,而且骨导、气导差不能大于10dB。
传导性聋:骨导正常,气导异常,骨导与气导之间差异大于10dB。病变存在于外耳或中耳,声音在抵达内耳之前的振动受到阻碍,内耳功能正常,但因为刺激微弱而不能产生神经冲动而导致听力损失。临床常见病因有:①外耳道堵塞性病变,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异物、闭锁或肿瘤等;②中耳发育不良,如中耳畸形或听骨链缺失;③中耳炎症,如咽鼓管阻塞、骨膜炎、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结核及肿瘤等;④耳硬化症,如发生于镫骨与骨迷路的原发性病变,女性较多,多为双侧渐进性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少数病人伴有眩晕症状;⑤外耳伤,如鼓膜外伤性穿孔、听骨链损伤等。(见下图)感音神经性聋:骨、气导都在正常范围之外,且二者差异小于等于10dB。指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等部位病变,引起对声音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听力损失。常见原因有:①感音性耳聋(耳蜗损伤),病变发生在耳蜗,,主要由于耳蜗螺旋器的听毛细胞出现损伤或坏死,导致通过外耳、中耳传入内耳的声波不能被毛细胞感受,使正常的蜗神经末梢不能出现兴奋性点活动,例如噪声性聋和药物性聋;②神经性聋(蜗神经损伤),由于蜗神经以及其以后部位的病变,使内耳听毛细胞在收到声波刺激以后产生的电活动不能继续沿蜗神经产生兴奋性电活动,使上传到听觉脑干、皮层的通路受阻,例如听神经病变;③中枢性聋(脑干和皮层病变),脑干以下各级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正常,单由于脑干核团、神经传导通路病变,妨碍听觉信息上传到皮层听觉中枢;或者由于皮层病变导致传入信息的感觉障碍和分析综合能力下降,引起听觉功能减退,可因脑肿瘤、脑外伤和其他中枢性疾病引发。(见下图)混合性聋:骨、气导都在正常范围之外且骨、气导之间差异大于10dB。此为混合性听力损失。任何导致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聋的因素同时存在,均可引起混合性聋,它兼有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特点。常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晚期耳硬化症等。(见下图)听力障碍分级标准和我国听力残疾评定标准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年的标准,根据0.5kHz、1kHz、2kHz和4kHz气导平均听阈值,将听力损失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见下表)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听力障碍分级标准
听力损伤程度听阈均值(dBHL)轻度
26~40中度41~60重度61~80极重度80以上2.我国常用的鉴定听力损失的程度分级以言语频率(Hz、Hz、Hz和Hz)气导听阈的均值计算(见下表)
我国听力残疾评定标准
听力残疾级别
纯音频率范围(kHz)
平均听力损失(dBHL较好耳)
一级
0.5、1、2、4
90
二级
0.5、1、2、4
81~90
三级
0.5、1、2、4
61~80
四级
0.5、1、2、4
41~60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