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了解耳朵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的结构
外耳、中耳、内耳
1、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2、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3、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从那儿声音的信息就传到大脑。
耳朵的主要功能
听觉功能
听觉产生分两个阶段,传导过程和感觉过程。
第一阶段叫声音的传导过程。参与声音传导的结构有外耳、中耳和内耳的耳蜗。而声音传入内耳有两条路径:一是空气传导,它的过程是这样的:声音经过外耳廓收集到外耳道,然而引起鼓膜振动,随之带动锤骨运动,传向砧骨、镫骨,镫骨底板振动后将能量透过前庭窗传给内耳的外淋巴,外淋巴流动就象瓶子里的水一样晃来晃去,带动了其内的基底膜波动。二是骨传导,声波能引起颅骨的振动,把声波能量直接传到外淋巴产生听觉。
第二个阶段就是声音的感觉过程,它主要是由内耳的耳蜗完成的。当空气传导和骨传导的声音振动了外淋巴后,也就波动了生长于其内的基底膜。基底膜就象一大排并排排列的从长到短的牙刷。声波能量使“牙刷毛”(既基底膜上的纤毛细胞)发生弯曲或偏转,这种弯曲和偏转能产生电能,并沿着“牙刷柄”传向神经中枢,产生听觉。不同频率的声音总能找到一个长短合适的“牙刷”配对,产生最佳共振。
平衡功能
人体维持平衡主要依靠内耳的前庭部、视觉、肌肉和关节等本体感觉三个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完成的。其中内耳的前庭系统最重要,它的功能结构上其实就象眼睛一样,是一种特殊分化的感受器,主要感知头位及其变化。
在人类内耳的构造中,象蜗牛触角一样的三个半圆形管道,叫半规管。在半规管内亦有内淋巴,而半规管的两个脚里边也有毛细胞。所以内淋巴流动的时候亦会带动毛细胞弯曲倾倒,产生一种运动的感觉。半规管主要是感受正负角加速度的刺激,亦就是感受旋转运动的变化。由于三个半规管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所以可以感受四面八方旋转运动的刺激。
耳朵异常的临床表现:
1、耳内外侧:有痒感,多为急、慢性外耳炎,外耳湿疹,昆虫等异物入耳。
2、耳内恶臭,外耳道潮湿:有时分泌脓状分泌物,多为外耳炎
3、耳缘:有皮屑,并有痒感,为疥螨病。
4、耳中央:肿胀,摇头抓耳,头常倾向肿侧,外耳发红,肿胀部常有液体。一般为耳炎,耳血肿,外耳皮肤增厚。
5、耳外侧:发痒,呈湿疹状。多为慢性外耳炎,外耳受伤,外寄生虫。
6、触摸耳朵痛:多为急性外耳炎、中耳炎。
7、对外界声响无反映,耳聋:一般多为老龄,脑部疾病和药物中毒等引起。
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