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统到底是个什么?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理论上解释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能力。
我的理解就是,人通过感官来获取外界信息,并处理做出积极的反应的一种能力。而感官就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觉和本体觉。
这种能力的发育绝大部分是在幼年时期完成的,当然,并不绝对。
听觉和视觉感统,其实是相对比较好理解的,就是通过听和看,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应该有切身的体会,在我们上学时候背课文,有些人通过不断的朗读来记忆,而有些人则是通过在本子上抄一遍;有些人非常受用于老师课堂上讲课的过程,而有些人则很习惯看书和资料。
其实这就是听觉学习者和视觉学习者的在听觉感统和视觉感统上的优势体现。
我家这位仁兄听觉广度、听觉记忆都是超龄。
也就是说,他通过耳朵来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强,
而相反视觉广度、视觉分辨、视觉记忆相对滞后。
感统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任性,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视觉感不良:表现是无法流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坏境,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等。
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语言表现能力极差。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出现摔伤,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等。
造成原因
1.生理原因(先天性的)
因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
因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
因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
2.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
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
父母太忙碌,辅导少而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
出生后,没让孩子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产生了前庭平衡失调;
父母或保姆不准孩子玩土,玩沙,害怕弄脏,从而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
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父母的要求太高,管教太严,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等等。
2、感统失调不是病!
回到原题,在测试完成,获得“tony感统失调”的结论的时候,我非常焦虑。
天知道我认为他是一个多么健康的孩子,居然有这么“严重”的精神疾病。
真的,在那一瞬间,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病。
焦虑到我几天几夜都没睡好觉,
我的搜索引擎的记录全都是“感统失调”的相关词条。
你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你没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吗?
有没有人到现在还晕车到出门要准备晕车药?
有没有人一辈子用筷子都不那么利索,系鞋带手跟脚似的?
听觉学习者和视觉学习者,有谁能说哪一种更具优势?
当你把心态放轻松了,反而更能客观的去判断在我们孩子身上存在的那一点点感统发育上的不平衡的状况。
也才能更理性的,甚至是悄无声息的在生活里就帮助他们调整回来了。
3、在家里做感统训练
滑滑梯
tony上的感统课程里面有个每天必做的训练,就是用一个带轮子的滑板趴着从斜坡上滑下,看起来很简单。我自己曾经尝试过,坦白讲,在俯冲下来的一瞬间,感觉是有点刺激的。这个训练主要是刺激前庭觉和本体觉。
在平常生活中,可能很难找到小滑板,但是滑滑梯是随处可见的。我家小闺女在小区滑滑梯很喜欢大头朝下的滑下来,虽然很多妈妈会劝我,这样很危险,但是我很少阻止她,我会教她要把头抬起来,这样不会磕到下巴,而且不要去太陡的那个滑梯玩这个。
当然,安全第一啊,人多的时候咱还是要小心的。
蹦床
很多游乐场里都有蹦床,但是可能孩子们在上面都是一顿使劲。我仔细观察过tony上课,在他蹦的时候,老师会要求身体直立,尽量保持落点一致,不是东倒西歪的蹦来蹦去,这样也是在训练他的肌肉和身体的控制力。
再简单点,孩子原地跳的时候,做个小游戏,画个小圈圈,看看能不能原地跳十下,不跳出圈圈,从大一点的圈圈慢慢缩小。
其实,既是玩游戏,又做了感统的训练。
按摩球
tony的触觉感统失调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按摩球我一直坚持在做,从最开始几乎不能么让按摩,到现在可以坚持半个小时。我每天基本上,最少会给他按摩十分钟。利用起床或者睡前的时间。
如果孩子很抗拒,可以先买那种比较软的按摩球,刺激感会相对小一些,等他接受了,再换硬的。
再或者,可以最开始让他自己拿着两个手按压着玩,先从刺激双手手心开始。
趴地推球
趴在地上,离墙一定距离,这个可以自己控制,孩子抬头,用手推球到墙面弹回,接住再推,连续推球个一组。
这个动作非常累,家长可能需要陪孩子一起练,才有可能坚持下来。但是效果是很好的。
听故事,数豆豆
这个是我们在家里玩过的一个游戏,就是随手拿本书,选一段文字,在里面选定一个字,比如“我”字,你读他听,没听到一个我字,他就拿一个“旺仔小馒头”放到碗里,最后大家数数,看看他的小馒头数量对不对。如果答对了,可以吃掉。
这是一个简单的对听觉感统的锻炼手段,延展开来,也还有很多小游戏,比如我说你来学,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自己开发类似的小游戏。经常玩一玩。
大家来找茬
视觉分辨率的训练,我会用一些特别近似的字,大家一起来找茬。从最简单的bed和beg开始,慢慢加难度,设置一些小奖励。中文字也可以,比如酒和洒,也可以是短语或者句子。
孩子玩起来也比较有趣,不会太枯燥。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种,大家可以去百度查一下,选择孩子喜欢的,家里方便操作的就可以。
贵在坚持,所有的训练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效果的。
生活小自测
对照一下,观察孩子有没有对应的表现,当然不是绝对,但是如果涉及的点比较多,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以注意观察,开始尝试在家里用一些基本的游戏训练方法。
前庭功能失调:左右手不分、方向感不明、鞋子穿颠倒、经常撞到墙、碰倒桌椅、兜着圈子跑、旋转不会晕眩。怕爬楼梯、好动、爱做小动作,容易与人冲突,难与他人分享。有些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口头表达困难等。
视觉统合失调: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等。
听觉统合失调: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很难完整复述听到的内容。
触觉统合失调:害怕触碰,陌生的环境。经常因为紧张,有吮手、爱哭的习惯。脾气暴躁。
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姿势不当,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动作协调能力差。
转发才是硬道理!
喜欢就在朋友圈分享吧!
长按识别图中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