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的问题次声波的杀伤力如何


地狱之梯

布朗大学的生物医学大楼里有一部电梯,被称为「通向地狱之梯」。

只要电梯门一关,虽然不会听到什么异常,但乘客就是能感觉到耳朵在振动。没穿厚外套的话,还会感觉到身体的振动。即使只坐着电梯上两层楼,乘客都会感到恶心难受。

这是一部典型的旧式电梯,轿箱内径大小约为2m×2m×3m,有一盏嗡嗡作响的荧光灯,天花板上的风扇有一片扇叶已经弯曲了。电梯风扇的功率并不大,然而那片弯掉的扇叶,恰好以一定的速率改变了这个密闭空间里的空气流动。

这样的结构让这部电梯成为了一个完美的低频声波共振器。

次声波被用于军事研究

通常,人们认为次声波不算是声音。

即使声波频率较低,但是响度在88~dB(分贝,声音响度单位)以上时,人还可以听到。

但是,当声波频率低于20Hz(赫兹,声音频率单位)时,人就听不到这种声音了——此时的感觉更像是有一种跳动的压力波。同其它声波一样,如果次声波的响度超过dB,会让人耳产生疼痛感。但是,次声波对人体的影响并非仅在人耳,而是在充满着液体的各个部位。

鉴于次声波的这种特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军事和科研组织(主要是美国海军和宇航局)就一直在着重研究它,期望弄清楚低频振动对船员以及火箭发射基地工作人员的影响。这些人员的工作环境常常因为巨型发动机的存在,而显得嘈杂。

军事研究常常会出现些「噱头」,次声波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新闻炒作和恶毒谣言的关键词。

次声武器研发者中,最著名的是VladimirGavrau。他是个出生于俄罗斯的法籍研究员。根据当时的大众媒体(以及目前许许多多未被审查的网页)报道:实验室里通风扇出现故障后,Gavrau出现了恶心的反应,他意识到了什么,并由此展开了调查,想研究明白出现恶心反应的原因。

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次声波对人体各部位影响的实验。当时媒体报道对实验结论的描述是这样的:

次声波好似一只「死亡信封」,人被包裹其中,内脏会变得像果冻一样柔嫩易碎,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把这些受试者拯救出来。

据推测,当时Gavrau申请了次声波武器的专利,他的实验结论也成了政府研制次声波武器机密项目的依据。

如果真的如这些报道所言,次声波的确有资格成为武器。

然而,当进一步挖掘线索时,却发现,虽然Gavrau这个人确实存在,他也确实做过声波研究,但是,他只是在上世纪60年代写过几篇描述人体暴露于低频声波(不是次声波)的短篇论文。而且,也没有查询到那些所谓的关于次声波武器的专利的存在。

他的研究成果能在这么多年的流言蜚语中保留至今,可能只是因为VladimirGavrau恰好有一个疯子科学家的「绰号」,他本人就不得不承担这个名号带来的后果了。

实验室里的「鬼影」

撇开阴谋论、抢眼球的报道不谈,次声波的特征倒确实让它有可能成为一种武器。

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较长,使得它能够在人体四周或人体内,形成一种振动压力系统。

人体不同部位能够随着不同的频率产生共振,由此导致一些极度异常的非听觉效应。

其中一个效应发生在19Hz的一个相对安全的声音响度水平下(小于dB)。如果受试者坐在一个音质很好的音响前,音响正在播放着一段19Hz的声波,摘掉玻璃眼镜或隐形眼镜后,受试者的眼睛会有抽搐感。如果将音量调高至将近dB,有受试者感觉看到视野外周斑斓的光线,或是视觉中央出现鬼魅般灰暗色的区域。

这是因为19Hz是人眼球的共振频率。低频波动能够扭曲眼球形状,推挤视网膜,进而通过压力而非光线激活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

曾有实验室里的人说他们见过暗灰色的「鬼影」,但当他们想聚焦时,这些「鬼影」又消失不见了。

检查之后才发现,原来实验室里的一台风扇,共振频率是18.98Hz,几乎恰好就是人眼球的共振频率。当关闭风扇后,所谓「鬼影」就消失了。

次声波的危害

人的眼球是充满液体的近似球体,肺是充满气体的一层膜,而腹部则包含了各种被液体、固体或气体填充的组织结构。人体几乎所有部位都能在特定的频率、足够的强度下产生共振。

因此,如果外来振动的能量足够,这些组织结构就会随着它们周围气体分子的低频振动而伸展或收缩。

由于我们无法听到次声波,因此通常不能确切地意识到这种次声响度有多大。

dB时,次声波会导致内耳开始产生与正常听力无关的定向压力畸变,影响人的语言理解能力;

dB时,人会感觉到恶心以及整个躯体的振动感,胸腹部的振动感更显著;

dB时,人会感觉呼吸困难,因为低频脉冲开始作用于肺部了;

dB时,此时0.5~8Hz的次声波能诱导一种频率异常的呼吸效应;

但是如果想用共振效应直接破坏人的脑袋,音响强度恐怕得达到dB。

此外,通过诸如地面介质传播的振动波,能够经骨骼传到人体,这会使得整个躯体以4~8Hz的纵波和1~2Hz的横波产生共振。

这种整个躯体共振的效应会造成很多问题,包括短期内的骨关节损伤,和长期作用下导致的恶心和视觉损伤。

由于次声波普遍存在,尤其在重工业领域里,为了减少次声波对工作人员的刺激,美国联邦和国际健康安全组织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指导准则。

用次声波武器杀人?

既然人体各部位都会产生共振,并且共振可能具有相当的破坏性。那么会不会有一个疯狂的科学家,通过某个特定的低频共振波,创造出一种实用的次声波武器,能够使人的脑袋炸裂呢?

一些研究通过检查某些类型的助听设备的骨传导作用,计算出了人类头颅骨的共振频率。

大约在9或12kHz下,一具实验用的颅骨就能发生显著的声波共振,在14和17kHz下共振稍稍减弱,32和38kHz下共振就更弱了。

如果使用一个声波发射器,输出两股最强共振波(9kHz和12kHz,dB),这能使人脑袋炸裂吗?

事实上,这种办法除了让一具头颅骨在板凳上产生共振,或者让一个活人转过头来看看这恼人的声音来自哪之外,并无任何其它作用。

原因在于,虽然这些声波频率下人的头颅骨可能共振得很厉害,但因为颅内的脑组织和血液不会在这些频率下共振,因而减弱了共振效应,这好比是将一条毛毯罩在了音响上。

事实上,在同样的实验里,当用活人脑袋取代光秃秃的试验用颅骨时,12kHz下的共振波峰也比单用颅骨的最大共振波低了70dB。甚至用目前大约kHz的最强共振波,也低了30dB。

要使人脑袋产生破坏性的共振,可能就必须得使用dB的声源了。相比而言,直接用声波发射器去砸人的脑袋,可能更快更好。

大部分声波武器只是被炒作和夸大了而已。手持型声波武器还有待能源与传感技术的重大突破。长距离扬声装置,能起到有效的恐吓效果,但这些设备依然具有明显的缺陷。

尽管我们还不能用次声波制造武器,但次声波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仍不能忽视。另外,除了破坏性,希望对声波的研究能发挥其它更有意义的价值。

责任编辑:倪佳骅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认证医师专属权利,还能获得价值99元的用药助手激活码一枚。

投稿wangyc

dxy.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rtyyy.com/jbbj/5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