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眩晕?其实,眩晕是症状,不是疾病的诊断。包括:眩晕、头晕、不稳感、晕厥前状态。
眩晕,表现为视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感,也可由摇摆不稳、波浪起伏、跌落感等,发作时一般不敢睁眼,常有恶心,甚至呕吐、出汗、心慌、欲便感、血压波动等;头晕常表现为头昏、头涨、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不稳感指行走不稳,或有踩棉感、运动失调;晕厥前状态是指晕厥前发生的胸闷、心悸、头昏沉、眼前发黑、乏力等征兆。区分不同的概念对眩晕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意义。
一、常见眩晕疾病
眩晕常分为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常见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迷路炎、迟发性内淋巴积水、突聋伴眩晕、前庭药物中毒、梅尼埃病等,中枢性眩晕常见于:后循环缺血(椎动脉TIA和梗死)、脑梗塞、听神经瘤、脑膜瘤、脑白质脱髓鞘、头外伤后眩晕、偏头痛伴眩晕、焦虑/抑郁等,全身疾病如心肌供血不足、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反应、贫血等也常引起眩晕。引起眩晕的疾病有上百种,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精神科、骨科等多学科疾病。
二、常见眩晕诊治误区
1、盲目使用止晕药
有过眩晕体验的患者都深有体会,非常难受甚至难以忍受,有快不行的感觉,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常伴随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所以眩晕停(盐酸地芬尼多)、异丙嗪等的应用非常广泛和随意,如果眩晕严重,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可以临时或短时使用,但不可掩盖病情或长期使用。可以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或采取针灸方法缓解眩晕。
2、盲目诊断治疗
泛泛的将眩晕/头晕诊断为“眩晕症”而不辨明是良性眩晕,还是恶性眩晕,就使用止晕药物控制眩晕;或盲目输液,甚至输入甘露醇脱水贻误或延误病情;长期使用前庭抑制剂缓解眩晕,如眩晕停(地芬尼多)、异丙嗪、乘晕宁、安定类等,一是掩盖病情,如果遇到非良性眩晕或恶性眩晕就会造成诊断、治疗的延误;二是这些药物抑制前庭功能,造成前庭功能
降低、丧失,进一步影响平衡功能,眩晕/头晕更加严重。
3、盲目检查,主观臆断
不经过眩晕专业医生诊断,常自认为是脑供血不足、血稠、血脂稠、颈椎病、美尼尔或认为是脑子病、颈椎病而盲目进行脑CT、脑核磁、颈椎拍片、经颅多普勒、血液化验等等,殊不知眩晕性疾病病史采集、床边检查、特殊的前庭检查是眩晕诊断的关键。即使检查的结果有问题,如颈椎增生、经颅多普勒示供血不足、血脂高、脑梗塞也不一定是眩晕的责任病灶,常会造成思想混乱、焦虑、有病乱投医。不仅造成浪费还会造成病情的延误。最好的方法就是到专业的眩晕机构。
4、认为头晕越厉害,病情越严重眩晕发作时的表现差别很大,患者往往认为眩晕剧烈时病情就重,要马上抢救,其实是个误区。眩晕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中枢性主要是颅内病变引起,常见的有脑梗死,脑出血,脑部肿瘤,其他还有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变性疾病。这类眩晕往往并不是非常剧烈,闭目平卧就可缓解,没有耳鸣或耳部不适,可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且往往持续时间较久。周围性主要是影响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最常见的三个疾病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和美尼埃。其他还有耳部局部炎症或药物性等引起。眩晕比较剧烈,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甚至要趴下一动不动,有的可有耳部不适,一般持续时间短,数天可缓解。而且眩晕中70%-80%是周围性的,尽管严重,不会有很大危害。中枢性的眩晕可能有严重后果,必须辨明、及时采取措施。
5、头晕不分原因,盲目静脉输液很多患者头晕,特别是眩晕时,很难受,希望尽快缓解,认为静脉输液就是最好办法。其实止晕的药物以口服或肌肉注射多见,很少静脉注射用。另外从上面可以看出,头晕原因是复杂的,根据不同病因,针对性治疗是关键,并不是所有眩晕都必须静脉输液,甚至不是都需要药物治疗,如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耳石”引起,运用我科耳石症眩晕检查仪或手法治疗就可快速治愈,立竿见影,同时应用药物辅助治疗。因此明确诊断,对因治疗最重要。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头晕,在排除恶性眩晕的前提下,对症治疗。
6、诊断不清,盲目治疗
耳石症发病特点是一定头位下出现眩晕,翻身、起床、躺下或扭头出现眩晕。可是只要是眩晕发作时大家都会采取被动体位,不敢动,因为一动就晕,但是这种眩晕并不是耳石症的特点。如果主观认为是耳石症,不经过眩晕专科门诊的诊断,不辨明眩晕的性质,直接到眩晕检查室检查甚至治疗,那么非常容易将恶性眩晕忽略,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只有明确治疗才有方向,确诊后再进行耳石症的检查和治疗,并及时复诊、不断修正眩晕诊断。
7、诊断不充分,治疗有遗漏
眩晕的表现多种多样,轻重缓急
不同,一个人身上可以出现几种不同性质、形式的眩晕,几种眩晕疾病可以集于一身,仅仅认识到一种眩晕病来治疗,眩晕治疗不充分,成为久治不愈之症。认识眩晕性质、充分诊断、充分治疗才是正确方向。
8、轻易诊断为美尼埃
美尼埃病的眩晕天旋地转,非常剧烈,持续时间长,但并不是所有剧烈的眩晕、恶心、呕吐都是美尼埃病,不能轻易下此诊断。临床观察美尼埃病的诊断率远远大于实际发病率,明确诊断很重要。
9、颈性眩晕的诊断误区
颈性眩晕是指与颈椎病变相关性眩晕,颈椎病中只有椎动脉型颈椎
病、交感型颈椎病可以出现眩晕,脊髓型脊椎病可出现不稳感,如踩棉花感,夜间走路困难,闭目难以站立等。往往出现动则眩晕、颈部不适、僵硬等就泛泛进行颈椎拍片,认为是颈椎引起的,按颈椎病治疗。实际上真正由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非常少,值得重视。
三、认识几种眩晕病的特点
1、急慢性前庭神经炎
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在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后,多于晚上睡醒时突然发作眩晕,数小时达到高峰,伴有恶心、呕吐,可持续数天、数周,而后逐渐恢复正常。老年人恢复慢,可长达数月。多单耳患病,偶有两耳先后发病者。有自发性麻痹性眼震向健侧,可有家中数人患病,亦有集体发病呈小流行现象。病期中无耳鸣、耳聋现象是其特点。慢性前庭神经炎多为中年以上患病,可反复发作眩晕,程度较轻,直立行走时明显,可持续数年,恶心、呕吐少见,常表现为长久不稳感。冷热变温试验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性丧失,有时呈向健侧优势偏向;无头痛及其他神经体征;急性期内血象白细胞可增多;发作期中有自发性眼震。
2、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如躺下、坐起、仰头取物,低头、转动头部或翻身时出现短暂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该病具有自限性。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变位试验是诊断的金标准。我科眩晕检查治疗仪是最好的选择。但必须经过眩晕门诊专家同意,不可自行前往盲目检查。
美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曾称美尼尔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本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双耳患病者占10%~50%。美尼埃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
3、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
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综合征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的基础。要仔细了解病史,特别是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演变过程及可能的诱发因素;要注意了解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要注重对脑神经(视觉、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听觉、前庭功能)和共济运动的检查。后循环缺血涉及的疾病比较重、急,有一定危险性,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四、治疗眩晕的方式
1、针灸治疗:采取“项针”、“水针”、“火针”“头针”等针法,上病下取、辨证与辨病取穴相结合,不但可以取得即刻缓解眩晕的目的,对慢性眩晕的效果也是可取的。
2、中药辨证论治,创立了“益气、降浊、升清”和“宣肺、调脾、治水”及“三焦衡法”等治疗方法,并重视调畅气机、调畅气血,调节情志、调节睡眠对眩晕治疗的相辅相成的作用。
3、重视前庭康复训练。前庭中枢有代偿、适应、习惯等功能。根据前庭生理病理的基本原理,不论一侧、双侧前庭功能减退或BPPV,通过反复前庭功能训练即反复激发眩晕发作的体位和动作,使“不适应”感觉输入发展成“正常”感觉输入时,异常空间定位信息转变为寻常空间定位信息时,即习服形成眩晕及平衡障碍消失。针对不同的眩晕病、不同的个体,制订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并由专人指导,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训练方案。
4、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耳石症),对占眩晕1/3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可达“即刻诊断、即时治疗、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与手法检查、复位治疗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耳石症的诊断准确率和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
眩晕整体诊疗方案,咨询,或鐧界櫆椋庨棶绛?鍖椾含涓鍖婚櫌楠椾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