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慧敏,吴智鑫,李旷怡,张英俭,刘绍辉
眩晕症是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表现为突然起病,感到周围景物向一定方向转动或自身的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闭目难立等,是急诊科的常见病之一。我院急诊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眩晕症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年6月~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眩晕症患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治疗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1~85岁,平均(52.00±6.32)岁,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28例,梅尼埃病23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16例,前庭神经元炎7例,原因不明1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23~82岁,平均(51.00±6.85)岁;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24例,梅尼埃病26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14例,前庭神经元炎9例,原因不明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病程及症状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统编教材《神经病学》第5版关于眩晕症的诊断标准,均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并有恶心、呕吐,伴或不伴视物模糊、眼球震颤、站立不稳、耳鸣耳聋、睁眼或体位改变时眩晕加重等症状。可经心电图、测血压、颈椎X线摄片、颅多谱勒、CT、MR等协助诊断。
排除标准:有脑出血、颅内感染和肿瘤病变、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出血、严重血液病等病史者;有外伤史者;对本药物过敏者;没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者。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0.6g/d天麻素注射液并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mL,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mL。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3d。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mL,5%葡萄糖或0.9%氯化钠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3d。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将眩晕的临床症状分级,0级:无发生眩晕;1级:患者自觉头晕不稳定;2级:患者有轻度眩晕,但可行走,走路不稳;3级:有严重眩晕感,必须卧床闭眼,并有自主神经症状。根据以上分级,拟定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临床治愈,无眩晕症状;显效,眩晕程度分级降低2级或2级以上;有效,眩晕程度分级降低1级;无效,无症状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两组均在治疗3h和3d后进行疗效评价。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参考Spitzer指数,包括活动能力、生活感受、健康感受、家庭支持、日常生活共5项,每项2分,共计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h后、3d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3h后,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33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67%(65/75);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2.00%(54/75)。治疗3d后,治疗组临床治愈23例,显效34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3%(70/75);对照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67%(62/7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两组治疗1周后生活质量比较治疗1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7.38±1.31)分、(5.58±1.42)分。两组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P<0.05)。见表3。
讨论
眩晕是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象觉的感知性错误,患者感觉到物体或者自身移动、旋转或者有摇晃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空间定向和(或)平衡感觉障碍,常伴随平衡失调,包括方向感偏移、倾倒、站立不稳等;同时部分患者也有自主神经神经功能障碍和眼球震颤现象。目前眩晕的病因有很多种,包括前庭神经、内耳迷走神经、前庭神经核、小脑及脑干病变或其他神经联系的路径病变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病因引起的,梅尼埃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最常见的引起该病的病因,其次的是前庭神经元炎和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眩晕的病理基础主要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供血不足、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等部位组织缺血缺氧及血管痉挛有关。
组胺类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眩晕症,其中倍他司汀应用比较广,它可以改善前庭微循环及内耳迷路的毛细血管张力,使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从而减轻内耳淋巴水肿;能对前庭神经元的放电起下调作用,循环系统产生舒张作用,增加内耳毛细胞的稳定性,减少前庭神经的传导。其治疗眩晕症疗效显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天麻素作为名贵药材天麻的有效单体,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能通过调节血浆ET、NO水平来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增加血管的顺应性,改善神经系统血供,通过调节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改善循环;能通过调节大鼠脑CABA-T、AChE、ChAT的活性等途径调节脑GABA、AChE的含量,具有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稳定神经细胞膜、抑制Aβ损伤等途径,对神经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眩晕症,其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优越,尤其是3h后的治疗效果,提示天麻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有协同作用,起效迅速,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年第5卷第6期